吴宗宪呼吁严谨处理死刑犯 让他们付出代价
中评社台北10月01日电(记者 俞敦平)中国国民党籍“立委”吴宗宪今天质询“行政院长”卓荣泰及“法务部长”郑铭谦,直接挑明自己不接受有关不是“实质废死”的说法。他指出,许多法律专业人士都明白,现行的死刑政策就是实质上朝向废死,而他自己也不会被这样的论述所愚弄。他要求“法务部”和“行政院”在死刑议题上不要再用模糊的说法来应付社会大众,并强调:“大家都是内行人,不要再讲这些外行话。”
同时吴宗宪也对新北割喉案受害者家属表示关切。他还强调,对于已判决的死刑犯,应该有更明确的法律依据及因应措施,并对法律执行的严谨性提出质疑,呼吁政府应更有效率地维护社会安全。
吴宗宪进一步质询“法务部长”郑铭谦,特别针对死刑犯的羁押程序提出疑问。他认为,对于37名已经确定死刑的犯人,法律上不应再有任何拖延或寻找免死的理由。吴宗宪强调,根据目前的法律,死刑犯即便进行上诉,也必须继续收容,不会在判决撤销后立即被释放。他直指,“法务部”应该在面对这些情况时有更具体的因应措施,尤其是在法院可能不羁押的情况下,应有备案以防范风险。
郑铭谦在回应时强调,“法务部”只能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向法院提出建议,最终羁押与否的决定权仍掌握在法院手中。他说明,法院在考量是否羁押时,会依据刑事诉讼法第76条,重罪虽是羁押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唯一理由。他同时也表示,“法务部”无法对法院的裁量施加影响,但他认为法院会在处理这类重罪案件时慎重考量,不会轻易释放犯人。
针对吴宗宪提出的假设性问题──若法院决定不羁押这些死刑犯,“法务部”有无因应对策──郑铭谦表示,这样的情况属于假设性问题,“法务部”无法在这方面制定具体措施。不过,他强调,法院应该会根据社会安全及案件性质做出合适的决定。
吴宗宪随后转向探讨死刑确定后的收容期间是否可以折抵刑期的问题。他强烈支持“法务部”反对折抵的立场,并指出,如果允许收容期间折抵刑期,可能会导致部分死刑犯在未来转为无期徒刑时迅速申请假释,这会对社会安全构成威胁。吴宗宪强调,法律应更加严谨,以确保这些严重犯罪者在服刑期间不会轻易得到宽容。
在质询过程中,吴宗宪提到新北割喉案受害者家属的痛苦,特别指出该案件的受害者家属杨先生在接受媒体访问时痛哭失声的情景。他呼吁政府及司法系统不要对这些受害者家属造成二次伤害,强调政府应该更有效率、更严谨地处理这些死刑犯,让他们为自己的罪行付出应有的代价。谈到这起事件时,吴宗宪也一度情绪激动语气有些哽咽因而一度短暂停止质询。
卓荣泰回应,强调政府必须强化公权力的执行,对于这类严重犯罪的行为,政府一定会全力捍卫社会的安全与正义。他同意吴宗宪的看法,表示政府应该站在与社会同一立场,确保法律的威严得以彰显,让人民感受到公平与安全。
吴宗宪最后强调,社会需要对好人更好、对坏人更严厉的制度。他表示,作为立法者和前检察官,对正义的坚持是毫不动摇的,并呼吁“法务部”及相关机关,必须以更果断的态度对待死刑犯的执法和处理,以避免未来的社会纷扰和受害者家属的再次受伤。
中评社台北10月01日电(记者 俞敦平)中国国民党籍“立委”吴宗宪今天质询“行政院长”卓荣泰及“法务部长”郑铭谦,直接挑明自己不接受有关不是“实质废死”的说法。他指出,许多法律专业人士都明白,现行的死刑政策就是实质上朝向废死,而他自己也不会被这样的论述所愚弄。他要求“法务部”和“行政院”在死刑议题上不要再用模糊的说法来应付社会大众,并强调:“大家都是内行人,不要再讲这些外行话。”
同时吴宗宪也对新北割喉案受害者家属表示关切。他还强调,对于已判决的死刑犯,应该有更明确的法律依据及因应措施,并对法律执行的严谨性提出质疑,呼吁政府应更有效率地维护社会安全。
吴宗宪进一步质询“法务部长”郑铭谦,特别针对死刑犯的羁押程序提出疑问。他认为,对于37名已经确定死刑的犯人,法律上不应再有任何拖延或寻找免死的理由。吴宗宪强调,根据目前的法律,死刑犯即便进行上诉,也必须继续收容,不会在判决撤销后立即被释放。他直指,“法务部”应该在面对这些情况时有更具体的因应措施,尤其是在法院可能不羁押的情况下,应有备案以防范风险。
郑铭谦在回应时强调,“法务部”只能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向法院提出建议,最终羁押与否的决定权仍掌握在法院手中。他说明,法院在考量是否羁押时,会依据刑事诉讼法第76条,重罪虽是羁押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唯一理由。他同时也表示,“法务部”无法对法院的裁量施加影响,但他认为法院会在处理这类重罪案件时慎重考量,不会轻易释放犯人。
针对吴宗宪提出的假设性问题──若法院决定不羁押这些死刑犯,“法务部”有无因应对策──郑铭谦表示,这样的情况属于假设性问题,“法务部”无法在这方面制定具体措施。不过,他强调,法院应该会根据社会安全及案件性质做出合适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