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街青年金融论坛暨两岸青年金融论坛举办

论坛现场。(中评社 许涵琳摄)

  中评社北京9月29日电(实习记者 许涵琳)9月28日,由中央金融团工委、西城区台办、北京金融街服务局、西城团区委、中国建设银行团委共同主办的金融街·青年金融论坛暨两岸青年金融论坛在北京金融街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既是2022两岸青年峰会系列活动,也是金融街论坛的系列活动之一。论坛以“汇聚青春力量,共创金融未来”为主题,两岸金融界青年代表50余人现场参加活动。北京市台办主任霍光峰,西城区委书记孙硕,中国建设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崔勇,西城区委常委聂杰英、王波等领导出席论坛并致辞。台湾富邦银行总经理程耀辉发表视频致辞。

  今年是北京金融街建设与发展30周年,作为我国第一个定向开发的高端产业功能区,经过30年的建设发展,金融街已经成为集决策监管、标准制定、资产管理、支付结算、信息交流、国际合作功能为一体的国家金融管理中心,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首都北京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和标志。三十而立的金融街,见证了波澜壮阔的中国金融改革发展之路,也正在向着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的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目标砥砺奋进。举办首届金融街·青年金融论坛暨两岸青年金融论坛,就是将目光和希望更多地寄予在青年人才身上,鼓励两岸青年金融人才加强交流,增进友谊,促进合作。

北京市台办主任霍光峰。(中评社 许涵琳摄)

  北京市台办主任霍光峰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复杂严峻的两岸形势下,组织两岸金融界青年聚焦大数据思维与金融应用、ESG与绿色金融等议题,对话金融热点,共商金融合作,在新起点上推动京台金融合作取得新成果,具有积极意义和示范效应,对于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前不久,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发布《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奋斗历程,系统阐明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祖国统一的大政方针和政策主张,明确昭示祖国统一的历史大势,清晰指明和平统一的光明前景。希望广大台湾青年要明是非、观大势、持大义,看清自身前途利益所在,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部势力干涉,积极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祖国完全统一的大业。西城区是首都核心区、首善之区,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金融资源丰富,金融机构云集,金融人才汇聚,金融要素完备。一直以来西城区深入践行“红墙意识”,高度重视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积极主动服务台湾青年,创造性开展各具特色的对台交流活动,对台工作始终走在全市乃至全国前列。希望西域区巩固和深化工作成果,把两岸青年金融论坛打造成两岸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特色招牌。

西城区委书记孙硕。(中评社 许涵琳摄)

  西城区委书记孙硕在致辞中表示,西城区金融业优势突出,“一行两会”、大型金融企业总部、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北交所、北京金融法院等都设立在金融街。金融街论坛升级为国家级论坛和国际性专业论坛,成为北京“两区”“三平台”战略之一。希望借此机会,让更多的台湾青年来西城学习、工作、创业,做两岸融合发展的“沟通者”、正能量的“传播者”,讲好台湾青年在大陆发展故事,带领更多台湾青年瞭解大陆、认识大陆,与大陆青年互学互鉴、同心同行、携手打拼,汇聚起同心奋斗的青春力量,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绽放异彩。

  中国建设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崔勇指出西城区是充满活力的国家金融中心,金融街汇聚中国金融业资金智力人才,是有志金融青年施展才华抱负的逐梦之地。中国建设银行聚焦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以新金融行动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全行18万青年守正创新、锐意进取,投身于金融服务社会民生事业中,同时心怀家国、不忘初心,建设“建行青年之家”阵地,联合开展“两岸青年安家立业暖心行动”等系列活动,切实服务台海两岸青年所需。

  台北富邦银行总经理程耀辉指出结合科技扩大创新金融服务,以金融服务引领产业并辅导企业客户永续转型,不仅是能实现2060碳中和目标,还能让世世代代的青年们回顾过往、展望未来。台北富邦银行支持企业在永续作为上更为积极、创新,以大面积的运用数字化的力量,为数以千万计的客户,布建贴心好用的金融服务,支持他们实践理想生活,落实普惠金融。

  论坛主题演讲环节,由北京金融街服务局副局长卢五星进行主持,邀请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数据管理部总监和冲宇,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教授叶建宏,成方金融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信息科技部T4专家、团委书记刘安蒙,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副教授林承铎等金融青年嘉宾围绕大数据思维与金融应用这一行业热点话题进行发言,研讨在共建数字中国的大背景下,金融应用如何更好地活用大数据思维、驾驭数据生产要素、服务数字经济发展。中投公司研究部总监陈超、建设银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姜俊对嘉宾的发言内容进行了精彩点评。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数据管理部总监和冲宇指出在数字中国的战略背景下,数据显着具备边际报酬递增、数据协同效应、以及数据价值与变现等3大特征。金融大数据在银行业、证券行业、保险行业、支付清算行业和互联网金融行业都得到广泛的应用。当前,金融业基础设施向绿色、智能方向升级,基础软硬件应用领域自主创新成为发展共识,金融科技手段已经不仅限于“云、物、移、大、智”。5G+物联网显着提升金融感知能力,数据智能技术呈领先态势,零信任架构、隐私计算、密码等加快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大数据等金融科技的应用提升了金融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强化了风险管控能力,有效促进了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教授叶建宏以健康产业为例,分享了信息技术赋能数字经济的具体实例。他指出,2025年北京计划建成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标杆城市,信息技术、互联网、物理网的层层递进是实现智能城市的基础,其中,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数据科学是关键。数字医疗、数字健康正蓬勃发展,在线医疗服务、数字健康服务,物联网体系的发展正推动医养结合与体医结合应用,可穿戴与人机接口的物联网医养体正在呈现爆炸式增长。同时,还可以将相关技术应用于发展数字金融中股票市场转移熵规律、以及股票市场的解码预测等前沿领域。

  成方金融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信息科技部T4专家、团委书记刘安蒙介绍了金融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运营方向大数据的应用思路。他指出,近年来网络安全事件频发,网络攻防对抗的技术手段持续升级,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联合预防”、“联动检测”、“汇总分析”、“聚合处置”四方面的能力,助力网络安全工作从“单点防御”走向“联防联控”,不断提升安全检测能力与快速响应能力,构建更加高效、经济的安全运营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副教授林承铎分享了大数据在两岸金融融合方面的应用。他指出,在科技金融产业发展的同时,两岸皆具有数字金融人才的大量需求,但高阶主管人才较为缺乏,深化融合并开展两岸在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十分必要。不仅在人才层面,在两岸金融融合方面,可以通过大数据应用探索和创新台胞大数据信贷产品,让台胞更多、更便捷地享受直接信贷融资服务。

圆桌交流。(中评社 许涵琳摄)

  圆桌交流环节,由腾讯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峰进行主持,国家开发银行行业三部绿色金融处处长刘扬,中国光大集团光大金租转型办公室副主任黄柏翔,中国人保集团人保财险机构业务部营销管理处处长向飞,富邦华一银行北京分行行长助理张惠雯,中国建设银行董事会办公室ESG工作推进办公室处长邹新菊从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坚持系统观念,尊重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律,持续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和创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稳步实现贡献力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最后,北京金融街研究院理事长、执行院长于合军发布北京金融街研究院青年英才支持计划。此项计划旨在通过公开征集并支持一批关于我国金融领域重大战略决策和前瞻性、基础性、针对性问题,以及北京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定位的研究课题,借助北京金融街研究院平台和资源,促进和激励青年人才与监管部门、学术单位、金融机构等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助力发掘培养青年英才,服务我国金融稳定发展。青年英才支持计划具体课题征集公告发布在金融街论坛官网、金融街服务微信公众号。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围绕金融前沿热点、青年人才培养、产学研融合深入开展研讨交流,为新时代金融青年成长成才指明了前进方向。

  论坛期间,还组织台湾青年参观西城区金科新区、历代帝王庙和白塔寺,实地瞭解西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在打造金融科技创新与保护历史文化和谐相融上所取得成就,帮助台湾青年加深对西城区瞭解,进一步增强台湾青年在京发展的融入感和幸福感。

论坛现场。(中评社 许涵琳摄)

  中评社北京9月29日电(实习记者 许涵琳)9月28日,由中央金融团工委、西城区台办、北京金融街服务局、西城团区委、中国建设银行团委共同主办的金融街·青年金融论坛暨两岸青年金融论坛在北京金融街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既是2022两岸青年峰会系列活动,也是金融街论坛的系列活动之一。论坛以“汇聚青春力量,共创金融未来”为主题,两岸金融界青年代表50余人现场参加活动。北京市台办主任霍光峰,西城区委书记孙硕,中国建设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崔勇,西城区委常委聂杰英、王波等领导出席论坛并致辞。台湾富邦银行总经理程耀辉发表视频致辞。

  今年是北京金融街建设与发展30周年,作为我国第一个定向开发的高端产业功能区,经过30年的建设发展,金融街已经成为集决策监管、标准制定、资产管理、支付结算、信息交流、国际合作功能为一体的国家金融管理中心,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首都北京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和标志。三十而立的金融街,见证了波澜壮阔的中国金融改革发展之路,也正在向着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的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目标砥砺奋进。举办首届金融街·青年金融论坛暨两岸青年金融论坛,就是将目光和希望更多地寄予在青年人才身上,鼓励两岸青年金融人才加强交流,增进友谊,促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