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乐中找到自信与快乐
以前,六年级的王超不敢对着话筒说话,现在不但能合作演出,每逢联欢会,还主动当主持人。“虽然我只教了王超两节课的架子鼓,简单讲了一些基础节奏,但他一直坚持练习。我的寝室楼下是排练室,早上起床就听到排练室内传出节奏感很强的架子鼓声,保持得很稳。”庄济宇认为,不一定要加入乐队,也不一定要表演,只要用心学,就能从音乐中感受到快乐。
巫山中学捐赠的20把木结他中,有4把已被庄济宇送给了石印教学点的毕业生和转校生,前提条件是学生能完整弹完一首歌。“既然学会了,结他就可以带走。”庄济宇认为,学生离开小学后,至少还有一件乐器陪伴在身边。“送给孩子,哪怕不弹奏,把结他挂在墙上,每每看到也会回想起这段经历。”
庄济宇坦言,一个人对应多门乐器教学,坚持下来不容易,但看到孩子们对音乐的喜爱,也就不觉得辛苦了。“音乐教育有一定延后性,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成效,或许会慢慢呈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教育就是一场静待花开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