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不断提升和完善劳工权益

  中评社北京9月18日电/网评:不断提升和完善劳工权益

  来源:大公报  作者:林振升

  行政长官李家超将于10月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笔者早前向行政长官提交港九劳工社团联会的施政报告建议书,当中针对提升劳工权益、改善民生福祉及发展优质产业九大范畴,共提出50项具体政策倡议,期望将香港建设成更宜居、宜业、宜游和宜乐的一流城市。目前社会大致安全稳定,是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绝佳时机,而提到民生,加强保障全港逾300多万名打工仔女们的劳工权益,应该是重中之中。

  适时调整各项输入外劳计划

  在劳工政策方面,扩大输入外劳的问题最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个别行业如零售业、餐饮业等的失业率近期呈反复上升趋势,但相关行业输入外劳的数目却急速增加,单是“补充劳工优化计划”已批准逾2.1万名外劳来港,其中已获批输入的侍应和初级厨师人数已超过5千人。近来不少基层工友都反映,他们从事的工种以往都要依靠加班来赚取足够收入养家,但自从扩大输入外劳后,加班时数大幅减少导致收入大跌,而雇主对调整薪酬福利取态也愈趋保守。我们建议政府可制订停止输入外劳路线图,规划增加本地劳动力的短中长期措施,逐步减少依赖外劳补充人力,并且持续监察劳工市场情况,适时调整各项输入外劳计划。

  除了保障本地工人优先就业外,确保可享优质就业同样重要。本地一些基本劳工保障较内地一些省市及其他先进经济体逊色,以法定产假和男士侍产假为例,目前香港只有分别14星期和5天,但广州市的顺产产假有178天,以及男士侍产假也有15天之多;而新加坡也有16星期法定产假和可长达4星期的侍产假。

  为让在职父母有更多空间照顾新生婴儿和家人。我们建议将法定侍产假增加至7天,以及将法定产假进一步延长至18星期,并由政府继续向雇主提供津贴,以补助额外4星期产假的部分额外薪金开支,发还上限维持现有的8万元,预计新措施每年惠及约7千名雇员,政府额外财政开支每年仅需增加约1亿多元。   另外,家庭友善雇佣措施多年来在香港并未普及,已设立弹性工作制度的企业和机构数量也相当有限,不少在职父母和照顾者难以平衡工作和照顾家庭的责任,甚至被迫放弃工作。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可考虑推出“弹性工作支援先导计划”,为参与企业提供顾问服务,因应行业和企业文化特色,协助企业订立合适的弹性工作制度;同时,参与企业和机构为每名有需要雇员提供弹性工作安排可获发津贴,以补助部分额外成本开支。

  随着社会持续进步,劳工权益和保障都应该不断获得提升和完善。劳联在施政报告建议书还提出了多项劳工政策建议,包括促请设立10天有薪育儿假、立法保障平台工作者的劳动权益、尽快调整强积金供款入息上下限、研究就建筑安全设计立法和增加酷热天气下雇员的保障,以提升职业安全等,希望政府能考虑和采纳。

  劳动者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劳联期盼新一份施政报告将会有更多支援和保障劳工的新政策推出,让广大打工仔女的获得感及幸福感更为充实。

  劳联主席、立法会议员   中评社北京9月18日电/网评:不断提升和完善劳工权益

  来源:大公报  作者:林振升

  行政长官李家超将于10月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笔者早前向行政长官提交港九劳工社团联会的施政报告建议书,当中针对提升劳工权益、改善民生福祉及发展优质产业九大范畴,共提出50项具体政策倡议,期望将香港建设成更宜居、宜业、宜游和宜乐的一流城市。目前社会大致安全稳定,是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绝佳时机,而提到民生,加强保障全港逾300多万名打工仔女们的劳工权益,应该是重中之中。

  适时调整各项输入外劳计划

  在劳工政策方面,扩大输入外劳的问题最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个别行业如零售业、餐饮业等的失业率近期呈反复上升趋势,但相关行业输入外劳的数目却急速增加,单是“补充劳工优化计划”已批准逾2.1万名外劳来港,其中已获批输入的侍应和初级厨师人数已超过5千人。近来不少基层工友都反映,他们从事的工种以往都要依靠加班来赚取足够收入养家,但自从扩大输入外劳后,加班时数大幅减少导致收入大跌,而雇主对调整薪酬福利取态也愈趋保守。我们建议政府可制订停止输入外劳路线图,规划增加本地劳动力的短中长期措施,逐步减少依赖外劳补充人力,并且持续监察劳工市场情况,适时调整各项输入外劳计划。

  除了保障本地工人优先就业外,确保可享优质就业同样重要。本地一些基本劳工保障较内地一些省市及其他先进经济体逊色,以法定产假和男士侍产假为例,目前香港只有分别14星期和5天,但广州市的顺产产假有178天,以及男士侍产假也有15天之多;而新加坡也有16星期法定产假和可长达4星期的侍产假。

  为让在职父母有更多空间照顾新生婴儿和家人。我们建议将法定侍产假增加至7天,以及将法定产假进一步延长至18星期,并由政府继续向雇主提供津贴,以补助额外4星期产假的部分额外薪金开支,发还上限维持现有的8万元,预计新措施每年惠及约7千名雇员,政府额外财政开支每年仅需增加约1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