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副学士课程也是国际教育枢纽其中一环
来源:大公报 作者:李颖彰(执业律师)
近期,有大学发现非本地学生涉嫌使用伪造学历证明申请入学。一些希望来港升学的非本地学生,因为个人成绩未能达到入读相关大学的标准,受不良中介机构误导下,采取非法手段以满足入学要求。根据香港法例,使用虚假学历证明属于欺诈行为,将被视为刑事罪行,可能导致严重法律后果,包括罚款或监禁。
此次事件也反映出部分非本地学生及家长普遍对香港高等教育体系的认识不足。事实上,除了直接攻读本科学位,副学士课程也可以作为来港升学的途径,同样可以衔接香港高校取得学位。因此,特区政府及各高等院校可积极向内地及海外学生推广副学士课程。这不仅能有助非本地学生达成入读香港高校的目标,同时也有助提高教育质量与国际声誉。
自2000年开始,副学士课程为未能直接进入大学的适龄学生提供一条多元化的学术及职业发展路径。副学士设有广泛的课程选择,覆盖应用科学、人文及语言学、商学、传理学及社会科学等五大学术领域。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学习兴趣、才能和职业志向,灵活组合选修科目。这些课程目的在于提供实用技能与理论知识的平衡教育,从而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随着时间的发展,副学士课程已成为香港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扩展了高等教育的覆盖范围,也为学生提供升读学士学位的过渡桥梁,促进学术与职业教育的整合。
多年来,教育局与各高等教育院校合作,推行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副学士课程的推广和实施。例如,合作设立衔接课程,允许副学士毕业生透过“2+2”模式顺利转入本地大学的相关本科课程,四年内完成学士学位。这些衔接机制主要依据“资历架构”实施,以确保副学士课程与本科学位课程之间的学术质量和对接标准。副学士毕业生若欲进入大学本科学位课程,需参加衔接课程或额外考试,以弥补学术和技能上的差距。各大学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学科要求,提供不同程度的学分豁免,促进学生顺利过渡至本科学位课程。
促进两地教育交流实现双赢
随着港深交通基建持续改善,特别是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和深中通道的启用,内地学生每日由深圳往返香港上课已成为可行之选,这可以大大节省内地生在港居住的成本。此外,副学士课程往往提供灵活的课程安排,更符合跨境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有效优化现有教育资源的利用,并便利优质跨境教育的实施。
透过加强向内地,尤其是大湾区推广副学士课程,香港不仅能为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提供更平等的学习机会,进而提升社会整体的教育水平与国际竞争力,同时也促进了两地教育交流,强化经济与文化的连结,实现双赢。
推广副学士课程不仅为内地学生提供多一条升学途径,更是提升香港高等教育公平性和包容性的关键策略。因此,建议特区政府与高校可持续加大力度对此类课程的投资,从推广策略到质量提升,确保不论本地或非本地学生均能在公平公正且高质量的教育环境中获得发展机会,从而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年轻才俊,为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来源:大公报 作者:李颖彰(执业律师)
近期,有大学发现非本地学生涉嫌使用伪造学历证明申请入学。一些希望来港升学的非本地学生,因为个人成绩未能达到入读相关大学的标准,受不良中介机构误导下,采取非法手段以满足入学要求。根据香港法例,使用虚假学历证明属于欺诈行为,将被视为刑事罪行,可能导致严重法律后果,包括罚款或监禁。
此次事件也反映出部分非本地学生及家长普遍对香港高等教育体系的认识不足。事实上,除了直接攻读本科学位,副学士课程也可以作为来港升学的途径,同样可以衔接香港高校取得学位。因此,特区政府及各高等院校可积极向内地及海外学生推广副学士课程。这不仅能有助非本地学生达成入读香港高校的目标,同时也有助提高教育质量与国际声誉。
自2000年开始,副学士课程为未能直接进入大学的适龄学生提供一条多元化的学术及职业发展路径。副学士设有广泛的课程选择,覆盖应用科学、人文及语言学、商学、传理学及社会科学等五大学术领域。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学习兴趣、才能和职业志向,灵活组合选修科目。这些课程目的在于提供实用技能与理论知识的平衡教育,从而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随着时间的发展,副学士课程已成为香港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扩展了高等教育的覆盖范围,也为学生提供升读学士学位的过渡桥梁,促进学术与职业教育的整合。
多年来,教育局与各高等教育院校合作,推行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副学士课程的推广和实施。例如,合作设立衔接课程,允许副学士毕业生透过“2+2”模式顺利转入本地大学的相关本科课程,四年内完成学士学位。这些衔接机制主要依据“资历架构”实施,以确保副学士课程与本科学位课程之间的学术质量和对接标准。副学士毕业生若欲进入大学本科学位课程,需参加衔接课程或额外考试,以弥补学术和技能上的差距。各大学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学科要求,提供不同程度的学分豁免,促进学生顺利过渡至本科学位课程。
促进两地教育交流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