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以元首外交引领中英关系迈向新台阶
来源:大公报 作者:杨凡欣
2024年8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英国首相斯塔默通电话。斯塔默在首次与习近平主席通电话时表示,他希望英中两国发展更紧密经贸关系,同时能够坦率讨论彼此间的分歧。这是近两年半中英关系处于冰封状态下,两国高层领导以长远和战略眼光看待两国关系,“秉持伙伴定位”,主动对话交流。希冀构建稳定互惠的中英关系,以造福两国和世界。
一、稳定互惠的关系符合中英两国根本利益
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之一。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形势变化的大背景下,中英实现正式建交,并以此为起点,开启经贸、文化等领域的密切往来与合作。1997年香港回归为中英关系的进一步顺畅发展铺平了道路,1998年中英建立全面伙伴关系,2004年深化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15年确定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近些年,两国在贸易投资、新能源、数字经济、金融服务、文化体育、教育,以及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同处理地区热点问题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合作。
但可以看到,在近年的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中,中英关系亦起伏不断。究其原因,其一,美国主导下的所谓中美战略竞争、英国脱欧泥潭、俄乌冲突等重大事件影响中英关系走向。其二,各届英国政府上台后的对华政策多变,如白高敦政府、卡梅伦政府的务实对华政策,文翠珊政府、约翰逊政府受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全球英国”框架内的对华政策,而苏纳克政府执政期间,更为配合美国的反华战略,对华政策强硬,甚至曾计划派遣航母前往亚太地区。其三,英方时常就人权、香港事务等对中国说三道四,干涉中国内政,影响两国的正常交流合作。
从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上看,英国具有独特的战略优势和地位,理应保持独立的战略自主性。中英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构建稳定互惠的关系,加强沟通和协作,不仅符合双方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也有助于为维护世界安全与稳定作出贡献。中英之间应在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基础上,聚焦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推动两国关系重回健康、稳定、互惠、发展的轨道。
自香港回归至2018年,中英高层领导人总体保持了高频率的对话和互访,2015年中英伙伴关系更是达到“黄金时期”。2015年3月,英国威廉王子带着女王写给习近平主席的邀请信访华,当月英国宣布成为第一个申请加入亚投行的西方国家。同年10月,习近平主席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中英签署政府间和非商业协议13项、商业协议28项,涉及金融贸易、能源、科教文卫等多个领域。双方发表《中英关于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开启了中英关系的新篇章。
然而,2019年至今,两国领导人未再见面,折射出中英关系变化指向。自中英建交70多年来,几代“破冰者”见证并积极参与中国发展和改革事业,推动在互利合作中实现自身发展壮大。当下,世界面临多重挑战交织,叠加全球经济发展低迷,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冲破保护主义和陈旧思维的“坚冰”,更需要传承“破冰精神”,以元首外交为引领,以中国新时代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的良好契机,推动中英关系迈向新发展,既坚定不移地发展自身,又能敞开胸怀造福世界。
三、高度契合和优势互补产业为各自发展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助中英开辟“前景广阔”合作,包括人文教育、新能源、人工智能、气候变化、生物医药、数字经济、金融等领域,具有广泛合作潜力,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英国是现代高等教育起步和发展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至今,英国高等教育仍以其特有的质量管理和治理模式在欧洲乃至世界享有盛名。英国政府将发展高等教育作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举措,视高等教育为知识经济背景下的高端产业,在国家贸易中将高等教育作为国家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化是英国高校持续引领世界高等教育潮流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下,中国学生海外留学热度未减,因为中美关系跌入低点,美国高校学费增加,美国大选等多层因素影响,很多学生不再把美国当成第一选择,到英国等留学的受欢迎程度显着上升。中英两国在高等教育有广泛的合作,无论是高校之间的合作办学还是科研合作,或是中国学生赴英留学,都是英国高等教育实现发展振兴,并稀释美国高等教育冲击的良好契机。
来源:大公报 作者:杨凡欣
2024年8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英国首相斯塔默通电话。斯塔默在首次与习近平主席通电话时表示,他希望英中两国发展更紧密经贸关系,同时能够坦率讨论彼此间的分歧。这是近两年半中英关系处于冰封状态下,两国高层领导以长远和战略眼光看待两国关系,“秉持伙伴定位”,主动对话交流。希冀构建稳定互惠的中英关系,以造福两国和世界。
一、稳定互惠的关系符合中英两国根本利益
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之一。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形势变化的大背景下,中英实现正式建交,并以此为起点,开启经贸、文化等领域的密切往来与合作。1997年香港回归为中英关系的进一步顺畅发展铺平了道路,1998年中英建立全面伙伴关系,2004年深化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15年确定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近些年,两国在贸易投资、新能源、数字经济、金融服务、文化体育、教育,以及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同处理地区热点问题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合作。
但可以看到,在近年的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中,中英关系亦起伏不断。究其原因,其一,美国主导下的所谓中美战略竞争、英国脱欧泥潭、俄乌冲突等重大事件影响中英关系走向。其二,各届英国政府上台后的对华政策多变,如白高敦政府、卡梅伦政府的务实对华政策,文翠珊政府、约翰逊政府受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全球英国”框架内的对华政策,而苏纳克政府执政期间,更为配合美国的反华战略,对华政策强硬,甚至曾计划派遣航母前往亚太地区。其三,英方时常就人权、香港事务等对中国说三道四,干涉中国内政,影响两国的正常交流合作。
从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上看,英国具有独特的战略优势和地位,理应保持独立的战略自主性。中英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构建稳定互惠的关系,加强沟通和协作,不仅符合双方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也有助于为维护世界安全与稳定作出贡献。中英之间应在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基础上,聚焦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推动两国关系重回健康、稳定、互惠、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