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泰廷:拜登保台说可能是单纯的反射言论
中评社台中9月22日电(记者 方敬为)美国总统拜登日前接受专访第四度表述,美国会军事介入台海冲突。甫自美国华府史汀森研究中心(The Stimson Center)担任访问学者返台的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助理教授刘泰廷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美国智库研究员及学者普遍认为,拜登说词并不代表美国对台海政策有所转变,或许是刻意在“战略模糊之下推动战术清晰”,但更可能是单纯的反射言论。
刘泰廷说明,抗中、反中已成为美国的政治显学,拜登在面对是否对付中国的相关议题时,只能有正面回应的空间,观察者普遍将之定义为“原则性的回答”,也就是“美国原则上会这么做,但实际上还得视情况而定。”尤其总统的说词并不能代表实际政策走向,除非白宫有做出政策宣示并有文件出台,否则都只能参考,拜登乃至于美国任何政治人物都不会答“NO”,因为这形同于政治自杀。
刘泰廷,中兴大学国际政治学研究所博士,兼任兴大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日韩总合研究中心研究员等职,研究专长包括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东亚国际关系、中国外交政策、两岸关系等。
拜登在9月18日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60分钟”(60 Minutes)节目专访,被问及美军是否会防卫台湾时,拜登答“是的,如果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攻击的话。”当主持人进一步要求阐明,是否意味着假如中国攻台,美军将保护台湾?拜登回答“对”。这也是拜登上任后,第四度公开表述美国会军事介入台海冲突,引发议论。
针对拜登保台说,刘泰廷向中评社表示,他上个月在华府智库交流时,也与美国当地的研究员、学者探讨过相关议题,大部分的观察都不认为拜登的说词能代表任何重大的政策转变,有些评论直指这是美国朝向战略清晰的暗示,但如果对照白宫后续的说明以及行政部门对“台湾政策法草案”所做的沟通与部分内容修改,可以发现,美国并不打算转变对台海的战略模糊。
刘泰廷说,拜登的说法顶多可能是打算在“战略模糊之下推动战术清晰”,毕竟已有四度公开表述的纪录,拜登的谈话或许在预告所谓的底线原则,对中国形成吓阻作用,但要称转变战略模糊还言之过早,也不至于到所谓的“战略混乱”(Strategic Confusion),因为美国行政部门的政策也不是总统口头说了算,美国维持战略模糊仍然是主要路线。
他指出,美国没必要放弃战略模糊提前向中国摊牌,这对美国是没有好处的,保持战略模糊在中美竞逐的过程之中,才有助益,因为中国的底线原则清楚明白,美国才可以在台湾议题上有操作空间。而美国采取战略模糊的态度应对台海状况,北京则难以准确预估美国的战略作为,所以美国不会贸然转变战略模糊。
刘泰廷提到,白宫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Jake Sullivan)20日也在例行记者会上进一步说明,重申美国恪守一中政策,反对片面改变现状,支持台海和平稳定的立场,并说拜登在每个谈到台湾的场合都重申这些基本承诺,“他(指拜登)特别清楚且毫不含糊地强调并重申了一中政策。”在在显示,拜登的说词并无法代表任何重大的政策结构转变。
他说,反而多数的美国智库学者专家认为,拜登的说法应属于单纯的“反射言论”,也就是说,拜登面对“是否反制中国行动”的相关问题时,只能够肯定,没有否定的空间。
刘泰廷解释,由于抗中、反中已成为美国的政治显学,即使拜登答“YES”可能造成某种程度风波,但都比答“NO”还要好,这是所谓政治判断的范畴。观察者普遍将之定义为“原则性的回答”,美国原则上会这么做,可是实际上还得视情况而定。当美国政坛、社会都形成一股反中风潮时,拜登不正面表述,很容易被贴上示弱标签,无疑是政治自杀,这必然是政治人物,尤其是总统须极力避免的情况。
中评社台中9月22日电(记者 方敬为)美国总统拜登日前接受专访第四度表述,美国会军事介入台海冲突。甫自美国华府史汀森研究中心(The Stimson Center)担任访问学者返台的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助理教授刘泰廷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美国智库研究员及学者普遍认为,拜登说词并不代表美国对台海政策有所转变,或许是刻意在“战略模糊之下推动战术清晰”,但更可能是单纯的反射言论。
刘泰廷说明,抗中、反中已成为美国的政治显学,拜登在面对是否对付中国的相关议题时,只能有正面回应的空间,观察者普遍将之定义为“原则性的回答”,也就是“美国原则上会这么做,但实际上还得视情况而定。”尤其总统的说词并不能代表实际政策走向,除非白宫有做出政策宣示并有文件出台,否则都只能参考,拜登乃至于美国任何政治人物都不会答“NO”,因为这形同于政治自杀。
刘泰廷,中兴大学国际政治学研究所博士,兼任兴大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日韩总合研究中心研究员等职,研究专长包括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东亚国际关系、中国外交政策、两岸关系等。
拜登在9月18日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60分钟”(60 Minutes)节目专访,被问及美军是否会防卫台湾时,拜登答“是的,如果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攻击的话。”当主持人进一步要求阐明,是否意味着假如中国攻台,美军将保护台湾?拜登回答“对”。这也是拜登上任后,第四度公开表述美国会军事介入台海冲突,引发议论。
针对拜登保台说,刘泰廷向中评社表示,他上个月在华府智库交流时,也与美国当地的研究员、学者探讨过相关议题,大部分的观察都不认为拜登的说词能代表任何重大的政策转变,有些评论直指这是美国朝向战略清晰的暗示,但如果对照白宫后续的说明以及行政部门对“台湾政策法草案”所做的沟通与部分内容修改,可以发现,美国并不打算转变对台海的战略模糊。
刘泰廷说,拜登的说法顶多可能是打算在“战略模糊之下推动战术清晰”,毕竟已有四度公开表述的纪录,拜登的谈话或许在预告所谓的底线原则,对中国形成吓阻作用,但要称转变战略模糊还言之过早,也不至于到所谓的“战略混乱”(Strategic Confusion),因为美国行政部门的政策也不是总统口头说了算,美国维持战略模糊仍然是主要路线。
他指出,美国没必要放弃战略模糊提前向中国摊牌,这对美国是没有好处的,保持战略模糊在中美竞逐的过程之中,才有助益,因为中国的底线原则清楚明白,美国才可以在台湾议题上有操作空间。而美国采取战略模糊的态度应对台海状况,北京则难以准确预估美国的战略作为,所以美国不会贸然转变战略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