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湾区论坛开幕 探索湾区新视角
中评社香港9月22日电(记者 段晓鲁 陆文煜)面对世界百年大变局和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处在中国内外循环交汇点的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寻求新思路、探索新视角?凤凰卫视、凤凰网联合多家机构昨日举办“凤凰湾区财经论坛 2022变局与信心”,为期两天,邀请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行业精英,为全球经济及湾区发展寻找新机遇,探讨新方向,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竞争力。
李家超发表开幕演讲,他分享了香港在大湾区的角色及优势,并提出香港有五大优势可助力大湾区发展。这包括,香港的离岸人民币业务领导全球、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不断加强、香港拥有全球顶尖的投融资平台、香港是世界一流的财富和风险管理中心、香港将全力打造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
深圳市市长覃伟中表示,深圳作为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积极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规划,持续提升“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水平,进一步深化深港澳更紧密交流合作。特别是我们把金融合作作为重点,率先在港发行5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积极推进“深港通、债券通、理财通、保险通”,着力提升大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紫荆文化集团董事长毛超峰指出,大湾区拥有等众多高新科技企业,文化与科技、旅游、创意、互联网等融合,涌现出形式多样的新文化形态和文化产业业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他认为,进行思想碰撞、开展交流互鉴亦是一种有益的文化创新推动方式。今天的论坛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优质的交流平台,希望这一良好契机能使得文化与财经各个领域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催生引领时代的新文化潮流。
香港科技大学候任校长叶玉如表示,香港和深圳祗有一河之隔,在创新科技方面各有所长,可以协力建构一个连接内地、香港与国际的创科生态系统。而两地政府正在共同推进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可以成为两地科技合作、大湾区高科技产业链的核心枢纽。有了深圳以至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庞大助力,香港的创科发展将更具活力。她希望,创新科技在未来几年,在促进香港经济增长及提升竞争力中担当更重要角色,在这个世界大变局中为香港打开全新的局面。一起努力,为推动香港建设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欧洲央行前行长特瑞谢认为,当前世界正处在历史拐点,一个低通胀、低利率的时代,通货紧缩已经过去,通货膨胀即将卷土重来。届时利率将大幅攀升,我们必须面对战略风险在内的一系列风险。他指出,在货币方面仍有一线希望,即全球主要央行对维持2%通胀率的共识。中期内维持2%的通胀率是在欧洲和美国得到极大认可的政策,也是当下诸多不利因素中的积极因素。
此外,香港交易所主席史美伦,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留平等嘉宾,围绕“大变局下的全球经济挑战”的主题发表主旨演讲。他们就“如何使全球重返可持续发展轨道”、“世界各国如何摒弃意识形态偏见、超越经济理性从而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政策如何促进经济复苏同时避免刺激后遗症”等议题各抒己见,深入探讨。
围绕“变局与信心”主题,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香港金融发展局主席李律仁,香港立法会议员、团结香港基金高级副总裁黄元山等嘉宾,共同商讨 “双碳目标下的绿色金融与ESG”、“助力大湾区建设,金融支持创科发展”、“香港资本市场迭代升级”等建设性议题,深入探究大变局下的全球经济挑战、中国深入开放下的大湾区使命、金融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责任,以及香港资本市场引领与驱动的战略。
中评社香港9月22日电(记者 段晓鲁 陆文煜)面对世界百年大变局和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处在中国内外循环交汇点的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寻求新思路、探索新视角?凤凰卫视、凤凰网联合多家机构昨日举办“凤凰湾区财经论坛 2022变局与信心”,为期两天,邀请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行业精英,为全球经济及湾区发展寻找新机遇,探讨新方向,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竞争力。
李家超发表开幕演讲,他分享了香港在大湾区的角色及优势,并提出香港有五大优势可助力大湾区发展。这包括,香港的离岸人民币业务领导全球、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不断加强、香港拥有全球顶尖的投融资平台、香港是世界一流的财富和风险管理中心、香港将全力打造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
深圳市市长覃伟中表示,深圳作为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积极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规划,持续提升“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水平,进一步深化深港澳更紧密交流合作。特别是我们把金融合作作为重点,率先在港发行5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积极推进“深港通、债券通、理财通、保险通”,着力提升大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