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台绿色智造产业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姜广智致辞(中评社 李惠灵摄)

  中评社北京9月21日电(实习记者 李惠灵)京台绿色智造产业发展论坛20日在北京和台北以视频连线方式同步举行,逾百位两岸嘉宾聚焦“绿色低碳 智领未来”主题展开座谈交流。

  该论坛是日前举行的第25届京台科技论坛专题论坛之一。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姜广智致辞表示,绿色发展和智能制造是京台科技论坛近年重点聚焦的合作领域,展现了两岸有关专业人士的远见卓识。北京已成大陆智能制造领先城市,未来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深化两岸高精尖产业合作创造更好条件,助力广大台胞台企更好在京创业、投资。

  原台湾新北市副市长、新北市智慧城市产业联盟首席顾问叶惠青指出,绿色低碳是两岸共同推动的项目,期待双方在互补互利、共创双赢基础上展开合作。预测未来经济运作模式,叶惠青认为绿色低碳将成产业创新的新驱动点,随着碳经济系统的逐渐成型,碳市场机制将更有效促进生产低碳化及低碳产业链产生,产业也将逐渐发展出绿色成长之路。

  围绕绿色智造技术应用、低碳经济发展及能效优化控制等话题,两岸嘉宾在当天论坛中展开主题演讲、圆桌座谈。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伟就《化学链制氢技术及其应用前景分析》做主题演讲。他回顾了国内外氢能领域发展动向,介绍了技术原理、发展现状,以及与其他制氢技术的对比。他展示了该技术的工艺路线和多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并以餐厨沼气制氢为例,介绍了该技术的成本优势、资源优势和推广潜力。

  义达创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余金龙就《创造价值的下世代循环经济》做主题演讲。他重点介绍了R-ONE——废塑料全回收资源体系和FPCTM——农业废弃物制成生质颗粒取代塑料。其中,R-ONE系统可处理多种混合废塑料,无需清洗,无需分类。该技术拥有专利设计可以通过有效的温度掌控进行连续生产,生产环节低污染低排放。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工欧阳劲松就《智能制造及能效优化控制创新发展趋势分析与思考》做主题演讲。他回顾了“十三五”以来制造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梳理了“十四五”时期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最新政策,提出相关发展难题、建议与路径。他重点围绕制造业能效优化管控,介绍了开展工业能效监测评估、优化分析的核心技术。

北京北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达克发表主题演讲(中评社 李惠灵摄)

  美格储能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廉君就《空气压缩抽水蓄能系统 CA.PHES》做主题演讲。他谈到,太阳能和风电无法持续稳定供应,而美格储能的相关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痛点。该技术能够削峰填谷、降低碳排、稳定电网,成本低、寿命长,所需的空气和水均能循环使用,而通过水力发电,更有助于实现净零排碳。

  北京北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达克就《北京水环境治理绿色低碳发展规划与实践》做主题演讲。他介绍了北排集团的基本情况、运营管理理念、碳排放分析和“十三五”期间碳减排成果。他重点梳理了集团碳中和规划和实施路径,即三大创新:“降碳”、“替碳”、“固碳”。最后,他还介绍了北京北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相关情况。

  研华股份有限公司工业物联网事业群总经理陈彦鸣就《打造净零碳排智慧工厂》做主题演讲。他重点介绍了WISE-Factory FEMS 设施管理解决方案,内容包含碳盘查、碳足迹追踪,碳排放计算与碳指数转换,ISO 50000 家族 与 ISO 14064 电子表单,能源绩效评比和AI 辅助决策。他还介绍了智能工厂能源管理系统和厂务环境监控方案。

  圆桌对话中,启迪清洁能源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旭光作为主持人,与参与座谈的六位嘉宾围绿色能源、数位智能、离散制造数字孪生、智能制造、智能制水工厂、新能源等主题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台湾绿色能源产业联盟理事长陈光雄分享了他作为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的相关经验,重点介绍了台湾绿色能源产业联盟的成立背景、历年经历,六大领域和七个面向。他还梳理了净零碳排智慧管理解决方案。

  新北市智慧城市产业联盟理事长金际远分享了他在数位赋能的四十年工作经验,梳理了数位赋能与电脑发展的关系,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平台、云端、AI、类神经网络之间的关联。他还分享了关于如何在各个领域中充分使用电脑的思考。

  北京亦庄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勇分享了亦庄环境通过污水处理和智能工厂支撑北京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案例——《智能制水原型母工厂》,内容包括智能水厂的地位、创新及荣誉、对国际水环保领域的影响。

圆桌对话(中评社 李惠灵摄)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事业部资深专家邓又好分享了用友网络的发展历史和用友智造云服务。他还分享了用友的碳减排监控、智能废钢判级、智能配料等服务内容和成功案例。

  芯光道能(中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孟分享了芯光道能的基本情况、技术实力、发展现状、产业化道路、“十四五”期间的市场规划和合作伙伴。该公司致力于太阳能光伏道路技术及关键产品的研发和创新。

  吉林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工业大学特聘教授刘志峰分享了北京智能制造联盟的基本情况。他谈到,装备制造的研究中,应当考虑做好基础的制造,打好基础再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作用,更好为用户服务。他还分享了离散制造数字孪生技术。

  论坛还举行了京台战略合作签约、京台绿色智造成果发布仪式。谢涛代表该协会同台湾绿色能源产业联盟进行签约,他说,未来双方将加大技术层面的交流互访,促进信息共享,展开深入合作,推动两岸绿色低碳事业向好发展。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姜广智致辞(中评社 李惠灵摄)

  中评社北京9月21日电(实习记者 李惠灵)京台绿色智造产业发展论坛20日在北京和台北以视频连线方式同步举行,逾百位两岸嘉宾聚焦“绿色低碳 智领未来”主题展开座谈交流。

  该论坛是日前举行的第25届京台科技论坛专题论坛之一。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姜广智致辞表示,绿色发展和智能制造是京台科技论坛近年重点聚焦的合作领域,展现了两岸有关专业人士的远见卓识。北京已成大陆智能制造领先城市,未来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深化两岸高精尖产业合作创造更好条件,助力广大台胞台企更好在京创业、投资。

  原台湾新北市副市长、新北市智慧城市产业联盟首席顾问叶惠青指出,绿色低碳是两岸共同推动的项目,期待双方在互补互利、共创双赢基础上展开合作。预测未来经济运作模式,叶惠青认为绿色低碳将成产业创新的新驱动点,随着碳经济系统的逐渐成型,碳市场机制将更有效促进生产低碳化及低碳产业链产生,产业也将逐渐发展出绿色成长之路。

  围绕绿色智造技术应用、低碳经济发展及能效优化控制等话题,两岸嘉宾在当天论坛中展开主题演讲、圆桌座谈。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伟就《化学链制氢技术及其应用前景分析》做主题演讲。他回顾了国内外氢能领域发展动向,介绍了技术原理、发展现状,以及与其他制氢技术的对比。他展示了该技术的工艺路线和多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并以餐厨沼气制氢为例,介绍了该技术的成本优势、资源优势和推广潜力。

  义达创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余金龙就《创造价值的下世代循环经济》做主题演讲。他重点介绍了R-ONE——废塑料全回收资源体系和FPCTM——农业废弃物制成生质颗粒取代塑料。其中,R-ONE系统可处理多种混合废塑料,无需清洗,无需分类。该技术拥有专利设计可以通过有效的温度掌控进行连续生产,生产环节低污染低排放。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工欧阳劲松就《智能制造及能效优化控制创新发展趋势分析与思考》做主题演讲。他回顾了“十三五”以来制造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梳理了“十四五”时期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最新政策,提出相关发展难题、建议与路径。他重点围绕制造业能效优化管控,介绍了开展工业能效监测评估、优化分析的核心技术。

煤炭价格实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