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携手吉林 研高精“碳卫星”

  中评社北京9月1日电/据大公报消息,去年香港科技大学与吉林省的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光卫星)合作发射卫星,今年又再次公布科大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合作研发高精度“碳卫星”的消息,并将创新性地加入监测甲烷的功能。近日,大公报记者采访到该项目共同负责人香港科大教授苏慧,瞭解项目进度,“我们目标是2025年的年底要把‘碳卫星’做好。”项目共同负责人、科大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系主任张利民说,在国家的支持下,港澳科技人员可以承担更多重大科技项目。\大公报记者 卢冶、林凯

  “碳卫星”最快2026年征空

  记者瞭解到,香港与吉林在太空领域有两次合作,首次是2023年8月25日与长光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一颗名为“香港科大─雄彬一号”的多光谱光学卫星,以监测全球环境、灾害及获取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遥感数据。科大也因此成为首家发射地球遥感卫星的香港高等院校。该卫星已经在去年香港“世纪黑雨”中发挥作用。

  今年,香港科大再次与吉林省合作,计划2026年将“碳卫星”安置在中国“天宫”空间站,监测全球中低纬度地区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一方面帮助全球破解温室难题,一方面也可以为大中型的碳排放企业,提供定量数据支持。

  吉港联手攻克卫星小型化难点

  6月18日至20日,2024长春国际光电博览会举办,作为内地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长光卫星携同参会的明星产品,就包含与香港科技大学联手研发的“香港科大─雄彬一号”卫星。长光卫星办公室主任张晓磊介绍该卫星如数家珍,“这颗卫星是‘吉林一号’宽幅02A星,从立项到成功发射大约历时两年时间,实现了多个技术突破。”张晓磊介绍,此卫星是新一代覆盖型卫星的首发星,其有效载荷为一台离轴四反光学相机。在性能指标与“吉林一号”宽幅01系列卫星相当的前提下,整星重量成功由宽幅01星的1200kg级降至230kg级,可为用户提供150km幅宽、0.5m分辨率的高清卫星影像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