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殿军:坚持普遍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
中评社北京9月17日电(记者张爽)全国地方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孙殿军在国家卫健委举办的记者会上表示,我国从1994年实行了全民普遍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策略,实施该措施之后,我国碘缺乏病得到持续消除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近十年,我们国家的碘缺乏病病情一直是达到一种持续消除的状态。未来我国仍应坚持普遍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策略。
“我们国家是一个外环境普遍碘缺乏的国家,不仅我们国家这样,全世界外环境都广泛碘缺乏,这跟地质形成的原因有关。所以说,我们国家是一个碘缺乏病曾是十分严重的国家。”孙殿军说,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一开始是从重病区来落实食盐加碘防治大脖子病、克汀病。“大脖子病”是说甲状腺,它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一个器官,碘缺乏后就合成不了了,或者合成不足,刺激这个器官就越变越大,就增生。碘缺乏危害,不仅仅是甲状腺大脖子病,同时还有克汀病,就是呆、小、聋、哑、瘫,这类病我们国家过去曾经达到25万;而大脖子病表现比较明显,达到3500多万。最可怕的是碘缺乏会造成智力的不可逆的隐匿性损伤。这种情况下,我们国家从1994年实行了全民普遍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策略,实施该措施之后,我们国家碘缺乏病得到持续消除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近十年,我们国家的碘缺乏病病情一直是达到一种持续消除的状态。同时,这十年也看不到新发的克汀病病人,这是我们防治的重点。
孙殿军表示,同时,我们也把儿童、孕妇这些人群的碘营养保持适宜状态。我们现在推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工作措施。2012年,过去我们所有省份吃碘盐祗有一个浓度,现在变成三个浓度,20、25、30毫克每公斤,每个省份都按照自己当地居民的碘盐碘营养水平,来选择盐碘浓度。
第二,我们国家碘缺乏病重病区或者困难地区一直在西部,像新疆、西藏、甘肃、青海这些省份,近十年,国家投入了6000多万元,用于重点人群应急补碘的措施,在西藏和新疆,他们自筹经费3亿元、1.2亿元,给当地老百姓,或者免费提供碘盐,或者碘盐提供价格补贴,或者育龄期妇女给予投服碘油丸。
孙殿军指出,下一步工作,还是应该坚持普遍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策略。刚才提到,我们国家是外环境普遍碘缺乏的国家,从2018年的调查来看,全国以乡为单位,83.6%的乡都处于碘缺乏状态,饮用水的碘含量低于10微克升以下。沿海地区可不可以不吃碘盐,通过我们调查,也必须吃碘盐。目前我们推广碘盐措施的情况下,沿海地区的儿童碘盐水平才处于适宜状态,有些省份的孕妇还不够。但是,藻类食物含碘量非常高,常吃这些东西就不用补碘了。
“我们还是要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的原则,还要在科学补碘的情况下,考虑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生活外环境的碘水平,他们的膳食情况、生活方式等,做到精准补碘。特别是我们下一步还要缩窄碘盐浓度的范围,使得不同人群接受不同盐碘浓度的时候更加精准。”
孙殿军说,我们不但要重视儿童和孕妇的碘营养,更要重视新生儿和婴幼儿哺乳妇女的碘盐水平。最后我们还要重视我们国家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比如患有甲状腺疾病的人群,落实差异化补碘措施。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制定了碘缺乏和碘适宜地区的标准,也制定了碘过量地区的标准。下一步我们还要推动这些标准的落实,以有利于我们国家真正做到精准补碘、科学补碘。
中评社北京9月17日电(记者张爽)全国地方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孙殿军在国家卫健委举办的记者会上表示,我国从1994年实行了全民普遍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策略,实施该措施之后,我国碘缺乏病得到持续消除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近十年,我们国家的碘缺乏病病情一直是达到一种持续消除的状态。未来我国仍应坚持普遍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策略。
“我们国家是一个外环境普遍碘缺乏的国家,不仅我们国家这样,全世界外环境都广泛碘缺乏,这跟地质形成的原因有关。所以说,我们国家是一个碘缺乏病曾是十分严重的国家。”孙殿军说,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一开始是从重病区来落实食盐加碘防治大脖子病、克汀病。“大脖子病”是说甲状腺,它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一个器官,碘缺乏后就合成不了了,或者合成不足,刺激这个器官就越变越大,就增生。碘缺乏危害,不仅仅是甲状腺大脖子病,同时还有克汀病,就是呆、小、聋、哑、瘫,这类病我们国家过去曾经达到25万;而大脖子病表现比较明显,达到3500多万。最可怕的是碘缺乏会造成智力的不可逆的隐匿性损伤。这种情况下,我们国家从1994年实行了全民普遍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策略,实施该措施之后,我们国家碘缺乏病得到持续消除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近十年,我们国家的碘缺乏病病情一直是达到一种持续消除的状态。同时,这十年也看不到新发的克汀病病人,这是我们防治的重点。
孙殿军表示,同时,我们也把儿童、孕妇这些人群的碘营养保持适宜状态。我们现在推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工作措施。2012年,过去我们所有省份吃碘盐祗有一个浓度,现在变成三个浓度,20、25、30毫克每公斤,每个省份都按照自己当地居民的碘盐碘营养水平,来选择盐碘浓度。
第二,我们国家碘缺乏病重病区或者困难地区一直在西部,像新疆、西藏、甘肃、青海这些省份,近十年,国家投入了6000多万元,用于重点人群应急补碘的措施,在西藏和新疆,他们自筹经费3亿元、1.2亿元,给当地老百姓,或者免费提供碘盐,或者碘盐提供价格补贴,或者育龄期妇女给予投服碘油丸。
孙殿军指出,下一步工作,还是应该坚持普遍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策略。刚才提到,我们国家是外环境普遍碘缺乏的国家,从2018年的调查来看,全国以乡为单位,83.6%的乡都处于碘缺乏状态,饮用水的碘含量低于10微克升以下。沿海地区可不可以不吃碘盐,通过我们调查,也必须吃碘盐。目前我们推广碘盐措施的情况下,沿海地区的儿童碘盐水平才处于适宜状态,有些省份的孕妇还不够。但是,藻类食物含碘量非常高,常吃这些东西就不用补碘了。
“我们还是要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的原则,还要在科学补碘的情况下,考虑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生活外环境的碘水平,他们的膳食情况、生活方式等,做到精准补碘。特别是我们下一步还要缩窄碘盐浓度的范围,使得不同人群接受不同盐碘浓度的时候更加精准。”
孙殿军说,我们不但要重视儿童和孕妇的碘营养,更要重视新生儿和婴幼儿哺乳妇女的碘盐水平。最后我们还要重视我们国家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比如患有甲状腺疾病的人群,落实差异化补碘措施。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制定了碘缺乏和碘适宜地区的标准,也制定了碘过量地区的标准。下一步我们还要推动这些标准的落实,以有利于我们国家真正做到精准补碘、科学补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