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赖清德为何流失近2百万铁粉?
中评社台北8月21日电(记者黄筱筠)赖清德520上任至今3个月,根据《台湾民意基金会》最新民调显示,赖铁粉已经流失将近两百万人,如果以赖2024大选得票588万来看,这个数字令人惊讶。但赖上台肃贪毫不手软,前桃园市长郑文灿就因涉及贪污遭到羁押调查,现在还有台湾民众党、柯文哲政治献金争议延烧,却无法拉抬赖清德声望,可见打击异己,未见正面成效,民众很可能还是期待赖拿出真正的政绩。
《台湾民意基金会》这份最新民调,还包括其他有关于奥运的议题,民众有高达七成四关心奥运。从奥运开始赖清德就不断在社群上发文,谈到熬夜观赛等,若在操作认同上,应该会有互相拉抬效果。但显然民众已经能够区隔,并未将奥运或是选手拿金牌,与赖清德执政划上等号。民调搭配奥运议题并未对赖清德声望拉抬效果。
从这份民调的三个部分观察,首先,和上个月相比,赞同赖清德处理大事方式的人下滑3.2个百分点,不赞同的人略增0.3个百分点。这一来一往,使得赞同他处理大事方式的人比不赞同的人虽仍多出15.2个百分点,但和上个月相比,已减少3.5个百分点。而在非常赞同赖处理大事方式的人流失5个百分点,等于流失近百万铁粉。第二,若是与520上台相比短短3个月铁粉流失10.6个百分点。若换算成人数,一个百分点等于19.5万,10.6个百分点约206万人。
第三,在好感度方面与最近一次2024年5个刚就任相比可发现,赖清德好感度大幅下滑10.3个百分点,反感度明显上扬5.7个百分点,无感的人上升3个百分点。一个百分点等于19.5万人,意味过3个月,对赖清德有好感的人减少2百万,反感的人增加约111万,无感的人也增加近60万人。
赖清德上台这3个月,还没看到赖推出什么具体政策。就职满月记者会,宣布成立“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全社会防卫韧性委员会”及“健康台湾推动委员会”三个委员会,但没有看到具体成效,目前都还在规划、开会阶段。民众对于赖清德的政绩感受度不高。加上“立法院”这个会期朝野对立严重,更难在民生法案上有具体落实,看到的都是政治攻防,加上操作罢免等,民众是否对此已经感到厌恶?
加上赖清德上台之后,就开始一连串的司法肃贪案件,从自己人郑文灿到柯文哲,到现在爆出亲近赖的“台南帮”桃色纠纷等,肃贪可能会让赖清德威望维持在一定程度不会掉到谷底,但与上台时民众的期待,显然有落差,支持度难以明显提升。
赖清德如果想利用一直打弊案,来维持民调声望,让2026县市长选举,甚至2028年连任,都不是最好方法。持续侦办肃贪等案件,很可能会反弹到自己身上,除非能完全保证自己或是亲近的人没有被掌握到负面事件。但一般在政坛这么久的政治人物,难免有些事件会与负面事件牵扯,用打贪的方式维持威望,最后很可能打到自己。
赖清德会采取肃贪方式维持声望,而非积极推出政策与朝野和解,也看出在野党根本拿不出什么有效监督的方法,赖阵营或是民进党看轻在野党。这部分在野党很可能要强化监督力道,否则赖就算流失铁粉,还是能在之后选举取得胜算。
中评社台北8月21日电(记者黄筱筠)赖清德520上任至今3个月,根据《台湾民意基金会》最新民调显示,赖铁粉已经流失将近两百万人,如果以赖2024大选得票588万来看,这个数字令人惊讶。但赖上台肃贪毫不手软,前桃园市长郑文灿就因涉及贪污遭到羁押调查,现在还有台湾民众党、柯文哲政治献金争议延烧,却无法拉抬赖清德声望,可见打击异己,未见正面成效,民众很可能还是期待赖拿出真正的政绩。
《台湾民意基金会》这份最新民调,还包括其他有关于奥运的议题,民众有高达七成四关心奥运。从奥运开始赖清德就不断在社群上发文,谈到熬夜观赛等,若在操作认同上,应该会有互相拉抬效果。但显然民众已经能够区隔,并未将奥运或是选手拿金牌,与赖清德执政划上等号。民调搭配奥运议题并未对赖清德声望拉抬效果。
从这份民调的三个部分观察,首先,和上个月相比,赞同赖清德处理大事方式的人下滑3.2个百分点,不赞同的人略增0.3个百分点。这一来一往,使得赞同他处理大事方式的人比不赞同的人虽仍多出15.2个百分点,但和上个月相比,已减少3.5个百分点。而在非常赞同赖处理大事方式的人流失5个百分点,等于流失近百万铁粉。第二,若是与520上台相比短短3个月铁粉流失10.6个百分点。若换算成人数,一个百分点等于19.5万,10.6个百分点约206万人。
第三,在好感度方面与最近一次2024年5个刚就任相比可发现,赖清德好感度大幅下滑10.3个百分点,反感度明显上扬5.7个百分点,无感的人上升3个百分点。一个百分点等于19.5万人,意味过3个月,对赖清德有好感的人减少2百万,反感的人增加约111万,无感的人也增加近60万人。
赖清德上台这3个月,还没看到赖推出什么具体政策。就职满月记者会,宣布成立“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全社会防卫韧性委员会”及“健康台湾推动委员会”三个委员会,但没有看到具体成效,目前都还在规划、开会阶段。民众对于赖清德的政绩感受度不高。加上“立法院”这个会期朝野对立严重,更难在民生法案上有具体落实,看到的都是政治攻防,加上操作罢免等,民众是否对此已经感到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