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治理:破解“乱停放”,各方出真招
中评社北京8月12日电/据海外网报导,助力市民通勤“最后一公里”,共享单车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然而,占道停放、清运滞后、想骑没车骑、坏车满大街等问题也一度成了“老大难”。如今在各方努力下,共享单车停放越来越有序,治理越来越精细。不少市民表示,共享单车齐整了,大伙儿骑行意愿更高涨,绿色出行才能真正顺畅顺心。
如何让共享单车文明“归位”?有关部门、企业和用户都作了哪些努力?
多措并举——
单车停放更有序
傍晚时分,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路地铁站D口,共享单车运维人员小赵正将一辆歪歪斜斜停放在路边的单车搬入专属停车区。“以前早晚高峰,横七竖八的单车能堵住大半条路。自从设置了专属停车区,配备了专门的巡查和运维人员,再加上市民自觉意识增强,车辆摆放整齐多了,大家用车也更方便。”他说。
上海市普陀区桃浦镇桃浦新村地铁站外,四色专属停车区格外醒目。“美团单车停在黄框内,哈啰单车放在蓝框里,绿色区域停青桔,还有白色区域供私人车辆停放,标识做得这么清楚,阿拉肯定不会乱停放了!”当地居民张先生说。桃浦镇2021年启动共享单车“四色管理”模式,让不同品牌共享单车各归其位,同时有效控制投放总量,一度广受诟病的“乱停放”问题迎刃而解。
“共享单车满足了市民出行需求,我们采取疏堵结合方式,在方便市民出行和解决治理难题上找到平衡点。”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办公室科长苏逢君告诉记者,辖区已组建包括综合执法队、社区工作者、保安人员及志愿者等在内的巡查队,建立了一个上百人的工作群,一发现单车乱停放造成道路堵塞,就通知企业运维人员进行清运。“此外,我们还发挥网格化管理‘神经末梢’作用,每个网格配备监督员,随时随地监测单车停放情况,辖区内单车停放秩序明显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