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售公院二手药 香港特区政府:严肃跟进
中评社北京8月14日电/据大公报报导,本港公立医院开给病人的药物,被发现在网上公开转售。网购平台HKTVmall有商户公然出售公立医院开出的药物,买家收货后发现药物张贴有香港佛教医院的标签,甚至列出病人资料、处方日期,质疑药物的来源。HKTVmall昨日回应查询时证实,事件发生于去年5月,会向客户退款并安排回收产品。
政府今日凌晨发表声明表示,高度关注网上平台出现怀疑转售公立医院病人的药物,并会严肃处理事件。政府重申,卫生署一直有既定机制监察本港市场上(包括互联网)销售的健康产品及药剂制品。卫生署正联系医管局以严肃调查有关事件,并会果断采取适当执法行动。
医管局表示,该局按照网上图片追查有关药物的来源,已联络有关病人进一步瞭解事件。有立法会议员认为,公立医院药物在网上转售事件,估计与院方开出的药物太多有关。
政府表示,根据初步瞭解,事件涉及名为“乳果糖”的药剂制品,属毋须医生处方或于药剂师监督下而可销售的“非毒药”类药物。就此个案,卫生署会循非法销售未经注册药剂制品方向调查。过去五年(2020至2024年6月),卫生署药物办公室共处理了209宗涉及非法售卖或管有未经注册药剂制品或第1部毒药而被定罪的个案,最高刑罚为被判监禁10个月,或罚款最高10万元。
近日在网上讨论区上传多张HKTVmall平台的截图,内容显示一名怀孕38周的孕妇在网购平台购买药物乳果糖(Lactulose),收货后发现药瓶上贴有香港佛教医院的标签,更列明病人名字、药物使用方法、处方日期等。该用户表示,过去一直透过HKTVmall购入该药品,直言担忧平台货品来源会影响胎儿发展,并表示会追究。
大公报记者昨午到涉事的佛教医院,见到药剂部内有约20人正轮候取药,目测平均每四名病人就有一人获处方大量药品,需用胶袋包裹后提起,更有人提起两大袋药物离开医院。
需定期到医院覆诊的张小姐表示,经常看到有病人拿着大堆药品离开,认为半年一次覆诊后,提取两袋药物属正常分量,但出售图利的行为是损人不利己。“医生开药是因应个人体质,卖给别人不知道适不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