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碎滤镜,西方民众看到真实的中国

  中评社北京8月11日电/据新华社报导,法国学者洛朗·米舍隆(中文名罗弘)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一个热情好客、日新月异的中国形象正通过社交网络在全球传播,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民众正在看到和感知一个更加真实的中国,一些西方媒体强加给中国的滤镜正在被打碎。

  罗弘旅居中国二十余载,长期深耕中欧贸易领域,对中国的发展深有体会。2022年,他的作品《理解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在法国出版。在这部书中,他力求客观真实地讲述今日中国。近日,这部作品的中文版正式发售。“我希望中文版也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让更多中国受众瞭解西方政治体系的运作方式。”

  罗弘说,撰写本书时,他一度担心难以得到西方读者认可,因为他笔下的中国与西方民众通过当地媒体瞭解到的中国大不相同。令他惊喜的是,不少法国读者阅读后表示,“终于有一个人能比较客观地向我们讲述中国”。

  罗弘感受到,如今更多西方国家民众跳脱出媒体的叙述,选择亲自来华见证快速发展的中国,这在无形中打碎了一些西方媒体长期以来强加在中国身上的滤镜。

  “越来越多的西方民众利用过境免签政策来到中国,回去后都说他们看到的与西方一些媒体报导的完全不同!”罗弘表示,中国推出的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让更多外国游客亲身感受走向现代化的中国,“不少游客后来都成为了中国的‘宣传大使’”。

  “过去外国人到中国需要走复杂的签证申请流程,如今只需事先订好机票和酒店。”罗弘说,近些年中国在针对外国人支付、出行、住宿等方面进行了不少优化调整,由此带来的美好体验让来华旅游的外国游客有了在社交平台分享的欲望,一个热情好客、日新月异的中国形象正在被广泛传播。

  “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成为包括奥运会在内国际重大体育赛事的赞助商,这反映了中国品牌的价值。”罗弘认为,通过体验中国赞助商提供的优质产品与服务,观赛民众会对中国企业有直观的瞭解,进而影响他们对中国的认识。高效的媒体传播也让全球观众透过中国品牌认识了当代中国,辐射效应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