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美国解决通货膨胀的钥匙在哪里?
首先,通货膨胀是金融问题,是货币政策问题,与财政政策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二者之间的联系非常复杂。通过向电动汽车制造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可能会促进该产业的发展,但是也可能会弄巧成拙。果不其然,这项政策出台之后,韩国政府立即表示关注,因为韩国汽车不能享受税收减免的待遇,韩国汽车很可能会被驱逐出美国消费市场。
汽车产业是韩国的重要产业。近些年来,韩国投入大笔资金,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并且把美国作为主要出口目的地国家。韩国电动汽车在美国电动汽车市场上的占有率仅次于特斯拉电动汽车生产企业,但是,由于韩国的汽车制造企业没有在美国设立电动汽车工厂,这就意味着韩国电动汽车生产企业无法得到美国的补贴。
事实上,美国之所以出台这项政策,目的是为了迫使合作伙伴在美国设立工厂,以便把利润留在美国。作为美国的战略盟友,韩国应当对此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非常不幸,韩国最终还是成为美国企业本土化的牺牲品。上了世纪80年代,日本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美国市场成为日本半导体生产企业产品销售目的地。为了保护本国的企业,美国对日本出口美国的半导体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并且扶持韩国半导体产业,从而使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异军突起。如今韩国企业借助于自己在半导体产业领域积累的技术生产电动汽车销往美国,给美国带来极大的压力。美国为瞭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对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实施财政补贴,韩国出口美国的电动汽车当然无法享受税收补贴政策。尽管韩国政府兴师动众,决定与美国政府谈判,可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反应冷淡。
说到底,美国是一个虚拟的经济体。庞大的金融体系,导致美国就像是一个平台企业,吸引世界各国的生产要素在美国的平台上进行组合,美国从中渔利。美国利用自己的资本优势,投资那些具有发展前途的企业,从中获取暴利。不论是到美国资本市场挂牌上市,还是借助于美国的技术和网络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为美国输送商业利益。近年来,由于美国透支信用,多次爆发金融危机,越来越多的国家企业对美国的资本市场望而却步。美国作为一个国际平台风光不再,美国的虚拟经济正面临严峻考验。
美国历届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决定振兴美国的制造业。美国各个州政府出台的政策说明,即使大规模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由于美国政局不稳,特别是由于美国市场萎缩,因此,要想吸引各国的投资者非常困难。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试图通过提高利率,解决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问题。但是现在看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货币政策可能会产生负面效果,如果继续大幅度提高利率,美国企业会遭受更大的压力。正因为如此,美国联邦政府试图通过减轻部分企业税收负担的方式,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可是,由于没有考虑到美国经济的现状,特别是没有考虑到美国已经成为一个虚拟的经济体,美国国会制定地抑制通货膨胀的法案顾此失彼,从而导致韩国企业受到损害。
可以这样说,美国一方面享受工业化时代的丰厚遗产,另一方面,又试图在虚拟经济发展中,扩大自己的优势地位。非常不幸的是,美国似乎更享受霸权所带来的现实利益,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军事科技领域,试图巩固自己的军事霸权地位。由于绝大多数军事技术短期内无法普及民用,结果导致美国在科技领域的投入产出不成比例。
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克林顿政府将美国军方开发的网络系统市场化,发展以太网产业,一举解决了美国的财政赤字问题。美国在网络经济和数字经济领域独领风骚。然而,突如其来的反对恐怖主义战争,让美国将数万亿美元资金投入到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上,美国的创新进程被彻底打乱。如今美国除了挑起战争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美国国会试图通过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等先进产业,振兴美国的制造业,可是,由于积重难返,遏制通货膨胀的政策短期内很难见到成效。
政府不会创造财富,政府的税收减免政策,必然会导致财政赤字扩大。本届美国政府采取的策略是,拆东墙补西墙,通过补贴政策,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通过增加其他行业企业的税收负担,减少财政赤字。这种利用财政分配手段,解决美国经济问题的做法,必然会导致美国政治分裂,也必然会导致美国经济混乱。本届政府为了在选举中取得胜利,一方面动用行政执法和司法手段,试图将共和党竞争对手置于死地,另一方面试图通过投资补贴新兴产业,赢得投资者的支持,不过现在看来,这种短期操作,可能会让民主党的支持率有所上升,但是,长期对美国经济有害无益。
自由资本主义,是美国的标签。但是,只要瞭解美国历史人们就会发现,从来没有自由资本主义。美国联邦政府的政策和美国国会通过的一系列法案充分说明,当美国经济蒸蒸日上的时候,美国愿意打开市场大门,与世界各国分享美国的市场,可是,当美国竞争力下降,美国会出台各种各样的政策保护本国企业,从而使美国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韩国电动汽车生产企业的遭遇,从一个侧面说明,美国正在走向封闭。
美国要想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必须敞开大门,参与国际竞争,在公平基础之上,重新发现自己的比较优势,改变穷兵黩武的政策,聚精会神发展经济,依靠科技创新,解决经济结构问题。不过,由于美国实行周期性的选举,美国政府不可能制定长远的战略规划,美国联邦政府各项政策很可能会虎头蛇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国的衰败不可避免。
中美两国经济关系十分密切。美国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的第二大债权国。美国经济的兴衰,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利益。因此,中国需要认真研究美国的各项政策。美国把中国作为战略对手,试图破坏中美经济合作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不能一厢情愿,而应该在规避风险的基础之上,认真研究美国经济结构问题,总结美国的经验教训,解决中国经济发展可能出现的问题。
其次,中国应当借助于资本市场,加快生产要素组合的步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中国必须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的成本问题。事实证明,资本市场同样需要巨大的成本,一些金融企业之所以出现问题,就是因为过度开发金融产品,成本居高不下,结果导致资金断裂,爆发危机。中国应当稳步发展资本市场,充分利用地方性的资本市场,为企业的生产要素组合提供良好的服务,尽可能地减少资本市场的交易成本,确保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中国的数字经济和太空经济不会因为金融风险增加而受到拖累。
第三,中国经济性质决定了,不会允许出现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那样的私人金融机构,当然也不会允许财政赤字货币化。中国经济增长面临压力,一些学者主张财政赤字货币化,从而避免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增长速度落后。这种观点值得警惕。中国当前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帮助中小企业实现转型,依靠科技创新,开发新的产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争取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加快经济增长速度的希望寄托在增加财政赤字上面。增加财政赤字,是典型的寅吃卯粮。为了渡过眼前的困难,可以适当增加财政赤字,但是,如果出现财政赤字依赖,那么,整个国家的经济将会走上不归路。美国教训就在于,日积月累的财政赤字,已经变成沉重的负担,不管美国政府如何闪转腾挪,都无法从根本上摆脱财政赤字所带来的梦魇。数千亿美元的利息支出,已经超过许多中小国家的财政收入。如果美国不能解决财政赤字问题,那么,美国衰落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中国应当高瞻远瞩,科学决策,绝对不能利用财政赤字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更不能把财政赤字货币化,从而使中国经济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首先,通货膨胀是金融问题,是货币政策问题,与财政政策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二者之间的联系非常复杂。通过向电动汽车制造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可能会促进该产业的发展,但是也可能会弄巧成拙。果不其然,这项政策出台之后,韩国政府立即表示关注,因为韩国汽车不能享受税收减免的待遇,韩国汽车很可能会被驱逐出美国消费市场。
汽车产业是韩国的重要产业。近些年来,韩国投入大笔资金,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并且把美国作为主要出口目的地国家。韩国电动汽车在美国电动汽车市场上的占有率仅次于特斯拉电动汽车生产企业,但是,由于韩国的汽车制造企业没有在美国设立电动汽车工厂,这就意味着韩国电动汽车生产企业无法得到美国的补贴。
事实上,美国之所以出台这项政策,目的是为了迫使合作伙伴在美国设立工厂,以便把利润留在美国。作为美国的战略盟友,韩国应当对此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非常不幸,韩国最终还是成为美国企业本土化的牺牲品。上了世纪80年代,日本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美国市场成为日本半导体生产企业产品销售目的地。为了保护本国的企业,美国对日本出口美国的半导体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并且扶持韩国半导体产业,从而使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异军突起。如今韩国企业借助于自己在半导体产业领域积累的技术生产电动汽车销往美国,给美国带来极大的压力。美国为瞭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对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实施财政补贴,韩国出口美国的电动汽车当然无法享受税收补贴政策。尽管韩国政府兴师动众,决定与美国政府谈判,可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反应冷淡。
说到底,美国是一个虚拟的经济体。庞大的金融体系,导致美国就像是一个平台企业,吸引世界各国的生产要素在美国的平台上进行组合,美国从中渔利。美国利用自己的资本优势,投资那些具有发展前途的企业,从中获取暴利。不论是到美国资本市场挂牌上市,还是借助于美国的技术和网络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为美国输送商业利益。近年来,由于美国透支信用,多次爆发金融危机,越来越多的国家企业对美国的资本市场望而却步。美国作为一个国际平台风光不再,美国的虚拟经济正面临严峻考验。
美国历届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决定振兴美国的制造业。美国各个州政府出台的政策说明,即使大规模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由于美国政局不稳,特别是由于美国市场萎缩,因此,要想吸引各国的投资者非常困难。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试图通过提高利率,解决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问题。但是现在看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货币政策可能会产生负面效果,如果继续大幅度提高利率,美国企业会遭受更大的压力。正因为如此,美国联邦政府试图通过减轻部分企业税收负担的方式,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可是,由于没有考虑到美国经济的现状,特别是没有考虑到美国已经成为一个虚拟的经济体,美国国会制定地抑制通货膨胀的法案顾此失彼,从而导致韩国企业受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