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推进的士制度改革

  中评社北京8月2日电/网评:推进的士制度改革

  来源:大公报

  特区政府推出全新的士车队制度,昨日宣布批出5个的士车队牌照,合共提供逾3500架的士,占全港的士总数的五分之一。加入车队的的士可网约、提供多种电子支付手段、有不同车型,还可以议价,这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值得肯定。

  但就坊间意见来看,不少人认为5个车队牌照显然太少,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事实上,政府早前就的士车队推出招标,合共收到15份申请,其中12份申请合格,今次获批牌照的5份申请是得分最高者。有关部门挑出5份最优者给予牌照,而不是合格的申请全部批出牌照,可能是出于慎重的考虑,希望取得经验后再推广,但难免让外界留下过于担心的士行业反弹、过于保护的士业利益的印象。

  香港的士服务质素参差不齐已是老大难问题,早就备受诟病。面对批评声音,一些的士行业人士不是自我反省、改善,反而一味诿过于收入低,频频申请加价。但大家看到的是,的士车资不断增加,但㓥客、拒载等问题如故。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市民选择搭网约车,在有关网约车是否合法的法庭判决中,网约车司机被判违法,但没有触及网约车本身的争议,留下极大的想像空间。

  不久前结束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强调要以深化改革、制度性改革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对于民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发现一个整治一个。就香港的情况来看,的士服务质素是香港民意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之一,这需要更大胆的改革、更有力的举措、更快速的行动。

  为改善的士服务质素,有关部门已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提高违规罚则、加强放蛇执法、组建的士车队、研究规管网约车平台等,但显而易见的是,这与市民的诉求尚有一段距离。有竞争才有进步,网约车合法化是民心所向,愈早落实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