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准确理解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评社北京8月1日电/网评:准确理解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

  来源:大公报 作者:周八骏

  在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简称《决定》)起草的有关情况作说明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风险挑战。特别是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

  我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这一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最新判断,是指明了新时代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方向和目标。

  目标,当然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方向,则包括两方面。其一,对待美西方发达国家;其二,对待广大发展中国家亦即“全球南方”。

  只能“操之在我”不能“受制于人”

  《决定》第24条全文是──“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领域等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扩大自主开放,有序扩大我国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深化援外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全链条管理。”   这一条包含三层涵义:

  第一,对待美西方发达国家,我们的基本方针有二。其一,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领域等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其二,扩大自主开放,有序扩大我国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

  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意味着我们承认美西方发达国家总的看处于发展的高水平。即使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百般打压遏制我国,我们不得不自主研发,自力更生,但是,我们仍会参照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规则。

  扩大自主开放,既表现我国仍然向美西方发达国家打开大门,也希望它们向我国打开大门,但是,我们坚持不受制于人。

  有一种观点称中国必须向美西方发达国家单边开放。的确,2023年12月1日和2024年3月14日,我国先后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不超过15天可免签入境,以及对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6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这是我国在特定方面向一些国家实施单边开放的事例,但决不意味着我国将无限扩大到所有领域所有方面向所有发达国家单边开放。

  开放要两相情愿。美国对我国“逐步脱钩”。《决定》第24条强调“有序扩大我国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即使对愿意与我国保持经贸联系的西方国家,开放也是“操之在我”而不是“受制于人”。   扩大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合作

  二、对待发展中国家,《决定》第24条称“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规定,体现新时代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向发展中国家倾斜,尤其,给予最不发达国家以特别的单方面支援和帮助。紧接着这一点的是──

  三、深化援外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全链条管理。以上两点表明中国切切实实同“全球南方”即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一起。这是新时代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个鲜明特色。

  一些人以为,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深化援外体制改革,得不偿失。这些人依旧坚持中国必须向美西方发达国家开放,扩大引进发达国家的资本,认为唯此才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但这是一厢情愿。

  事实是,发达国家一些产业的跨国公司由于本身已失去在中国的竞争力而选择退出中国。最新事例是,日本制铁公司决定2024年夏天与中方长达20年合约期满后,退出与中国宝钢股份的合资企业宝钢日铁汽车板有限公司。此类事例还会接连发生。

  资深评论员、博士   中评社北京8月1日电/网评:准确理解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

  来源:大公报 作者:周八骏

  在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简称《决定》)起草的有关情况作说明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风险挑战。特别是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

  我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这一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最新判断,是指明了新时代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方向和目标。

  目标,当然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方向,则包括两方面。其一,对待美西方发达国家;其二,对待广大发展中国家亦即“全球南方”。

  只能“操之在我”不能“受制于人”

  《决定》第24条全文是──“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领域等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扩大自主开放,有序扩大我国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深化援外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全链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