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宁:台反制无人机脚步没跟上 会来多少
中评社台北9月2日电(记者 黄筱筠)对于大陆无人机频繁飞到金门前线,《全球防卫杂志》、《军事家杂志》编辑主任宋玉宁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俄乌战争发生时就有无人机攻击状况,现在看起来台军方反制无人机“脚步没有跟上”。看到俄乌战争时就要预想,大陆也会这样做,我们也会遇到这种状况。现在买的反制系统也都要等到明年,未来这一年会飞多少无人机过来?
宋玉宁目前为《全球防卫杂志》编辑主任,过去曾任《尖端科技杂志》编辑、TARGET天生射手杂志采访主编以及汉和防务评论台湾特派员。《全球防卫杂志》与《尖端科技》是台湾元老级军事杂志。
大陆不断军演成为新常态,“海峡中线”消失,对台湾防卫会有什么问题?
宋玉宁指出,台湾的装备、人力耗损,就是压缩台湾应对的空间,以前双方有默契,大陆不过“中线”到东边,台湾不过“中线”到西边,但是现在会跨过来,那大陆跨过“海峡中线”,台湾缓冲空间变小,反应时间小,警戒提高。台湾反应时间缩短,神经要随时绷紧,主动权又在大陆,这样对台湾防卫压力会增加。
台湾方面反应时间缩短,会增加误判可能性?
他表示,擦枪走火、误判可能性,没有想像中的高。但无人机部分,台军方是退让态度。就像无人机飞到前线,台湾民众一般认为要直接打下来,为什么要一直退缩?未来大陆军机绕台这部份,也是一样,因为台湾不希望是第一击,就会是比较退让的态度,这对于防卫态度来说,台湾民众会认为过于忍让。中国大陆就可以藉此宣传,民众印象就会认为政蔡府软弱,民众的确会造成这样印象。
对于大陆民用无人机飞到前线,台湾可以强烈反击吗?他认为,实际上就是民用无人机,没有这么严重,但之后要看台军方怎么拿捏。若是军机越线等问题程度要怎么拿捏?台军方要思考,现在没有想到比较好的办法,就会演变成为大陆民用无人机频繁到金门前线,台湾民众对政府信心就会受到影响。
他表示,无人机部分是高层同意开枪击落,但是有没有法规?法律上有规定就可以击落,就不用担心高层态度,台军方目前就是没有主动去思考,认为不是我们躁动引起紧张。这也是因为大家担心给中国大陆藉口引发更高冲突,台军方不希望成为“麻烦制造者”,美国也不希望台湾是这样角色,台湾也不希望被认为是搞砸的人。
陆军金门防卫指挥部表示,1日中午12时3分,发现一架不明民用空拍机进入狮屿禁限制水域上空。驻守部队依程序应处,示警驱离无效后,即行防卫射击、予以击落。这对两岸军事会不会造成什么冲突?击落大陆无人机,会不会引发开第一击的问题?
宋玉宁说,这是一般民用无人机,敏感度没有这么高。台军方一直都比较低调,不希望升高情势。台军方没有获得高层同意不敢动作,这两天变化是政府高层“开绿灯”,让军方可以反击,但事实上本来就可以这样做,只是军方没有这样做。
他也说,因为取得方便、价钱不贵,接下来大陆民用无人机还是会继续飞,台湾军方要击落、驱离都是方式,但是后面若一直飞来,要想怎么因应。今天还看到大陆教学怎么用无人机飞到金门前线,比较好的反制方法是,类似我们限制民用空拍机的规范,我们机场有规范限飞无人机,可以用同样的方式。
他指出,无人机可以设定限飞,台湾制造的无人机可能系统上有内建,就像“总统府”上空无法飞无人机,既然大陆无人机不是我们的系统,可能用破解的方式。大陆无人机就是骚扰,夸张一点就像电影情节来看,的确是可以攻击人。但基本上是灰色地带,有无人机过来势必要处理,不堪其扰,台湾方面应对可能用干扰的方式会比较好。
应对大陆无人机台湾反应太慢,是台湾无人机技术发展太慢?
宋玉宁说,这个部分慢的不是无人机,而是针对无人机反制的部分。无人机攻击俄乌战争就有了,现在看起来台军方脚步没有跟上,看到俄乌战争就要预想,大陆也会这样,我们也会遇到这种状况。现在向中科院购买的系统,也都要等明年,那这一年会飞多少无人机过来。
宋玉宁指出,无人机拍摄可以取得基本资料,但用在军事行动上面,必须是利用军方正规的无人机搜集资料。大陆民用无人机飞到金门前线,比较是认知作战,之后会越来越多,拍到影片会放在网路,还是有影响,就像丢石头的画面,虽然是不得已,但是对于外人来说,是蛮好笑画面,这个画面呈现用意就是认知作战。
他也说,第二个目的是要不断搜扰你,“要干扰台湾的正常战备”,万一发生战争就会疏于注意。
利用无人机系统干扰比较大范围?他表示,那是大系统,其实现在也有干扰枪,也许要试过几次或是改良,遥控频率可能无法反制,还要进行调整。但可寻求现有台湾厂商,军方去紧急采购改良,这个是现成商品,后面再持续研发。
宋玉宁指出,直接干扰无人机,不管几架都飞不过来,就会自动降落,就可以减少人力的派任,现在我们用击落的方式,也不见得每个人都打得到,无人机蛮小的,且摄影镜头看到举枪就会跑,如果拍下来,开枪没打到,又是一个宣传,而且主动权在对方大陆,台湾角色是被动。
大陆军机在台湾附近绕台是相同概念吗?
宋玉宁表示,同样目的,就是不断骚扰,也是施压。中国大陆要展现各种方法,不管军方或是民间,等于大陆有很多方法,台湾不听话要跟美国很好,就有很多方法对付台湾。实际大陆军机这段时间下来,台湾每天都要有军机上去对应,飞官不能休假,我们飞行员就这么多;但是解放军有北部战区、南部战区,现在是出动东部战区,可以调其他空军来飞。而台湾不可能不上去,即便没有飞进来,只要靠近就要升空,台湾军方人力吃紧。
他表示,大陆民用无人机飞到前线,其实主要是在外岛,金门、马祖离大陆很近,这个方法就无法用在台湾本岛。要到台湾本岛就要用大型军用无人机,民用无人机真正用意就是骚扰,不会是实际攻台的方式,中国大陆军用无人机也飞到过台湾东部,日本防卫省就有公布,那就是真的跟军事行动有关系,不是单纯认知作战或是骚扰。
中评社台北9月2日电(记者 黄筱筠)对于大陆无人机频繁飞到金门前线,《全球防卫杂志》、《军事家杂志》编辑主任宋玉宁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俄乌战争发生时就有无人机攻击状况,现在看起来台军方反制无人机“脚步没有跟上”。看到俄乌战争时就要预想,大陆也会这样做,我们也会遇到这种状况。现在买的反制系统也都要等到明年,未来这一年会飞多少无人机过来?
宋玉宁目前为《全球防卫杂志》编辑主任,过去曾任《尖端科技杂志》编辑、TARGET天生射手杂志采访主编以及汉和防务评论台湾特派员。《全球防卫杂志》与《尖端科技》是台湾元老级军事杂志。
大陆不断军演成为新常态,“海峡中线”消失,对台湾防卫会有什么问题?
宋玉宁指出,台湾的装备、人力耗损,就是压缩台湾应对的空间,以前双方有默契,大陆不过“中线”到东边,台湾不过“中线”到西边,但是现在会跨过来,那大陆跨过“海峡中线”,台湾缓冲空间变小,反应时间小,警戒提高。台湾反应时间缩短,神经要随时绷紧,主动权又在大陆,这样对台湾防卫压力会增加。
台湾方面反应时间缩短,会增加误判可能性?
他表示,擦枪走火、误判可能性,没有想像中的高。但无人机部分,台军方是退让态度。就像无人机飞到前线,台湾民众一般认为要直接打下来,为什么要一直退缩?未来大陆军机绕台这部份,也是一样,因为台湾不希望是第一击,就会是比较退让的态度,这对于防卫态度来说,台湾民众会认为过于忍让。中国大陆就可以藉此宣传,民众印象就会认为政蔡府软弱,民众的确会造成这样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