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现场:五国政界人士共同探讨印太战略

美国兰德公司高级政治专家Jeffrey Hornung发言。(图片来源:线上截图)

  中评社北京3月24日电(记者 郭至君 实习记者 郭苗苗、鞠影)去年12月28日,韩国出台了成为其外交政策分水岭的印太战略,引起关注。事实上,现在很多国家都有其印太战略或者说应对该战略的立场和行动,期间各有侧重也互相有矛盾。昨日,由韩国全球战略合作研究院与日本庆应义塾大学韩半岛研究中心合办的讨论“印太战略下韩国外交路径”的研讨会在首尔举行,会上,来自中、美、日、德、韩的多位政界人士都阐述了各自对印太战略的理解。

  美国兰德公司高级政治专家Jeffrey Hornung表示,美国的印太战略有五个核心目标:第一,打造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第二,构建该地区内外的连接网络;第三,实现地区繁荣;第四,强化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安全;第五,应对超越国际的威胁,提升地区韧性。拜登政府与以前美国政府的印太战略的主要内容都是一脉相承的,而且印太地区成为了美国非常关注的一个地区,因为美国认为无法仅靠本国的力量实现印太战略,必须要与伙伴国家或者是多边机制加强合作才行。

  Jeffrey Hornung说,在过去的一年里,美国为落实印太战略而不断努力,今后美国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四个:第一,印太地区国家不希望在美国和中国之间选边站,大部分国家为了国家利益希望和美中都能加强合作,拜登政府当然知道这一点,各国有可以自主选择的权利,但是,美国究竟在印太战略的目标是什么?各国需要对此进行分析,如果把中国看作是一种挑战者,那么就无法和中国进行合作。第二,美国对东盟的中心定位意味着什么?拜登政府与东盟进行高层次的密切交流合作,但东盟的中心地位究竟对美国有什么样的意义,其实仍然是一种模糊的概念。第三,美国正在增强与太平洋岛国之间的合作,但是有很多专家指出,美国对太平洋岛国过去有所忽视,所以为了恢复太平洋岛国的信任仍需时日。第四,有很多国家希望参与到美国的自由市场,而美国退出了TPP,拜登政府也不打算再加入,但为了各国的经济发展,美国其实在这样的方面应该对印太地区进行支援。

  日本民主党前议员Tadashi Inuzuka说,2016年,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首先提出了自由开放的印太这个概念。次年,日本自卫队开始参加美印联合军事演习,同时美国对日军售的预算也有所增加,从5亿美元增加到了2020年的50亿美元,也就是说,自由开放的印太也是一种制衡中国的军事准备。对此,东盟国家保持中立,他们发布了东盟的印太展望表明了这样的立场。目前在东北亚推进的一项区域倡议中有构建能力的倡议就是“东北亚非核地带条约”,这必须要有六方会谈成员国的参与。比如说,韩国、日本应该要建立无核武器区,美国、中国、俄罗斯也要提供消极安全保障,不以核武器攻击或者威胁该地区。我希望全球能有更多的国家参与到建立和平机制当中,印太战略是一个全球议程,像日本、韩国这样的国家,必须要扩大在全球议程中的影响力,通过东北亚非核地带条约,我们可以为全球安全作出贡献。

日本民主党前议员Tadashi Inuzuka发言。(图片来源:线上截图) 

  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议员Roderich Kiesewetter称,德国和韩国是紧密合作,睦邻友好的国家,两国在民主主义、人权、多边主义、气候变化等多方面正在共享普世价值,得益于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高科技上的优势,韩国是欧洲,尤其是德国非常重要的经贸伙伴。和德国一样,韩国也有民族分裂的历史,虽然德国在30多年前就实现了东西德统一,但韩国和朝鲜却还没有,这种共同记忆让我们团结在一起,我们应该尽一切努力在韩国宪法的基础上实现南北朝鲜的统一。自从美国奥巴马政府以来,印太战略在德国也得到广泛应用,德国也明白韩国在该地区的核心作用,为此德国将持续积极作出贡献。

  “乌克兰战争触动了我们所有人,告诉我们不能再对这些事情视而不见。我坚信我们需要一个以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为基础的国家联盟,以便在俄罗斯或者中国面前保卫自己。至于中国,我们不会脱钩,但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自己的韧性,韩国将在这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韩国具有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未来发展前景良好,韩国的国防工业居世界前列,我们也支持韩国进入欧洲市场,韩国和德国可以在以上领域争取创造协同效应,两国议员应该更频繁地会面交流。”他说。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原副主任韩方明表示,自从尹锡悦上台以来,强调自由、民主、法治、人权等普世价值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理念,屡屡表示世界上只有民主国家才是同盟,这和美国主导的价值观外交如出一辙。从安全靠美国,经济上依赖中国转变为安全靠美国,经济依赖世界,配合美国主导的全球产业链调整,甚至有人提出了“去中国化”的主张。美国针对中国等国的民主峰会,韩国也积极参与,在安全领域,韩国也在朝着韩美日同盟的方向演进。在中美竞争的大格局下,韩国现政府急速向美国靠拢,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拜登政府提出印太战略后,韩国也出台了韩版的印太战略,自然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韩国外交部长朴振将韩版的印太战略称为“韩国外交的分水岭”。韩国外交已从东南亚扩展到亚洲和世界,我们期待韩国的作用是促进亚太地区的自由、和平与繁荣。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促进包容与发展,而不是制造或加剧对立和分裂,这才是一个全球中枢国家应该发挥的作用。”韩方明说。

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议员Roderich Kiesewetter发言。(图片来源:线上截图)

  韩国国民力量党议员尹相炫发言称,印太地区占全球人口的65%,全球GDP的62%,全球贸易的46%,全球一半以上的海运都要从这里经过,包括半导体在内的朝阳产业的核心合作国家都全部密集在该地区,而在印太地区,韩国将发挥举足轻重的核心战略作用。韩国愿意将韩国的经济发展经验和自由民主价值分享给印太其他国家。眼下,朝鲜的核武器和导弹威胁正日益升级,中国的军事能力也在大幅提升,韩国需要解决的外交难题可以说是堆积如山,因此我们急需树立新的战略方向,为此,韩国将积极摸索印太地区内的合作议题,作为全球枢纽国家,将为区域内外国家携手合作。

  尹相炫说,对此韩国政府已提出九大重点课题。第一,建立基于规则和规范的秩序,将在自由、法治、人权等普世价值与共享国际规范的志同道合的国家加强合作,为印太地区的和平繁荣做出贡献,对违反普世价值和国际法规的行为,将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第二,促进法治和人权的合作。第三,加强核不扩散及反恐合作。第四,扩大全面安全合作。第五,扩充经济安全网络。第六,加强高科技领域的合作,消除地区数字鸿沟,帮助发展中国家数据转型。第七,主导气候变化及能源安全领域的地区合作。第八,增进有针对性的发展合作伙伴关系,为地区发展作出贡献。第九,增进相互理解,促进人文交流。我们常说未来不是等待而来的,也不是仅靠预测而实现的,而是应该用我们的双手创造出来的。今后韩国将与印太战略合作伙伴国家树立区域内合作标准与共享普世价值的国家,为实现共同目标,对此将团结合作。

  韩国共同民主党洪翼杓议员表示,印太战略追求的是自由开放的秩序,但这对所有人都是开放的吗?美国希望我们和中国站在一起,还是和中国对立?以美国主导的尖端技术供应链将会以美国为中心进行重组,然后便有可能出现韩美日三角同盟——亚洲版北约的雏形,当然,现在只有美日军事同盟和韩美军事同盟,但是为了牵制中国,美国在推进韩美日三国军事同盟,所以印太地区毫无疑问会加强以美国为中心的秩序。中国的科技自立程度现在比预期的更优秀,就算中国和美国脱钩也会建立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供应链,这样的话中国和美国的霸权竞争会继续下去。但我们还不应该失去希望,因为美国和中国之间可能不会走向极端,其中会有一些妥协。

  “中美之间在竞争和合作之间更符合韩国国家利益的是合作。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我认为尹锡悦政府推进韩美日军事同盟是需要重新考虑的。另外,韩美同盟已经升级为全球战略同盟,我对此并不反对,但韩美同盟的未来究竟应该如何发展,我们必须要考虑,如果韩美同盟的发展会加剧亚太地区的紧张局势,那么这种同盟就是不可取的。”洪议员表示。

  (现场支援记者:崔银珍)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原副主任韩方明发言。(图片来源:线上截图)

韩国国民力量党议员尹相炫发言。(图片来源:线上截图)

韩国共同民主党议员洪翼杓发言。(图片来源:线上截图)

会议主持人韩国全球战略合作研究院院长黄载皓(中评社 崔银珍摄)

研讨会现场(中评社 崔银珍摄)

研讨会现场(中评社 崔银珍摄)

研讨会现场(中评社 崔银珍摄)

美国兰德公司高级政治专家Jeffrey Hornung发言。(图片来源:线上截图)

  中评社北京3月24日电(记者 郭至君 实习记者 郭苗苗、鞠影)去年12月28日,韩国出台了成为其外交政策分水岭的印太战略,引起关注。事实上,现在很多国家都有其印太战略或者说应对该战略的立场和行动,期间各有侧重也互相有矛盾。昨日,由韩国全球战略合作研究院与日本庆应义塾大学韩半岛研究中心合办的讨论“印太战略下韩国外交路径”的研讨会在首尔举行,会上,来自中、美、日、德、韩的多位政界人士都阐述了各自对印太战略的理解。

  美国兰德公司高级政治专家Jeffrey Hornung表示,美国的印太战略有五个核心目标:第一,打造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第二,构建该地区内外的连接网络;第三,实现地区繁荣;第四,强化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安全;第五,应对超越国际的威胁,提升地区韧性。拜登政府与以前美国政府的印太战略的主要内容都是一脉相承的,而且印太地区成为了美国非常关注的一个地区,因为美国认为无法仅靠本国的力量实现印太战略,必须要与伙伴国家或者是多边机制加强合作才行。

  Jeffrey Hornung说,在过去的一年里,美国为落实印太战略而不断努力,今后美国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四个:第一,印太地区国家不希望在美国和中国之间选边站,大部分国家为了国家利益希望和美中都能加强合作,拜登政府当然知道这一点,各国有可以自主选择的权利,但是,美国究竟在印太战略的目标是什么?各国需要对此进行分析,如果把中国看作是一种挑战者,那么就无法和中国进行合作。第二,美国对东盟的中心定位意味着什么?拜登政府与东盟进行高层次的密切交流合作,但东盟的中心地位究竟对美国有什么样的意义,其实仍然是一种模糊的概念。第三,美国正在增强与太平洋岛国之间的合作,但是有很多专家指出,美国对太平洋岛国过去有所忽视,所以为了恢复太平洋岛国的信任仍需时日。第四,有很多国家希望参与到美国的自由市场,而美国退出了TPP,拜登政府也不打算再加入,但为了各国的经济发展,美国其实在这样的方面应该对印太地区进行支援。

  日本民主党前议员Tadashi Inuzuka说,2016年,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首先提出了自由开放的印太这个概念。次年,日本自卫队开始参加美印联合军事演习,同时美国对日军售的预算也有所增加,从5亿美元增加到了2020年的50亿美元,也就是说,自由开放的印太也是一种制衡中国的军事准备。对此,东盟国家保持中立,他们发布了东盟的印太展望表明了这样的立场。目前在东北亚推进的一项区域倡议中有构建能力的倡议就是“东北亚非核地带条约”,这必须要有六方会谈成员国的参与。比如说,韩国、日本应该要建立无核武器区,美国、中国、俄罗斯也要提供消极安全保障,不以核武器攻击或者威胁该地区。我希望全球能有更多的国家参与到建立和平机制当中,印太战略是一个全球议程,像日本、韩国这样的国家,必须要扩大在全球议程中的影响力,通过东北亚非核地带条约,我们可以为全球安全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