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盘活闲置低效用地走访见闻

北流市一家玩具厂员工正在生产玩具。(图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7月13日电/“闲置存量”变“发展增量”——广西玉林盘活闲置低效用地走访见闻
  来源:新华社

  停产废弃的厂房变成带动就业的光电公司、闲置仓库变为服饰加工厂、破产的家具厂转变为消毒企业……近年来,广西玉林市分类施策唤醒“沉睡”土地资源,缓解建设用地压力,有效实现土地集约利用、企业经济社会效益提升。

  在玉林市博白县亚山镇四维村,曾经无人问津的1400平方米闲置厂房经过盘活,变成带动就业的玉林桥联光电有限公司厂房。在公司的生产车间,随着工人输入参数,一件件巴掌大小的LED显示屏电子精密元件走下生产线。“目前我们的订单不用愁,这两年的营业额增长明显,今年上半年产值约1000万元。”公司负责人覃海岸说。

  四维村党支部书记覃甫威说,他们2022年从广东省江门市引进总投资8000万元的桥联光电项目,通过盘活闲置资源,为四维村带来每年近10万元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还带动60多名群众就地就业。

  博白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唐广建说,博白县在盘活闲置低效用地过程中,结合招商引资激励政策,围绕重点产业链实行全域招商。博白镇新仲村创建玉商回归小微产业园,充分利用7亩多的集体闲置地,招引5家企业,吸纳200多名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记者在玉林市福绵区、博白县、北流市、容县等地走访瞭解到,各地摸清闲置低效土地历史遗留问题,采取建库管理的方式,针对排查出来的低效闲置用地分类施策。“我们对低效工业用地现状进行梳理细化,收集整理土地及建筑面积、产权归属、经营状况、企业诉求等信息,建立低效工业用地数据库,实时掌握盘活动态。”容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黄占锋说。

  各地低效闲置土地原因各不相同,如何探索不同路径,更好高效盘活?北流市对有意愿发展但实力不足的企业,指导建设标准厂房出租或引进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对“批而未建”的地块,积极引导企业转让腾挪土地、厂房,满足新进优质企业用地需求;对投产未达预期且收购意愿较强的企业,鼓励和引导优势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对进入破产程序的企业,积极与法院沟通协作,结合招商引资,鼓励新引进企业以司法拍卖等方式实现就地“换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