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规划靠愿景 践行凭识见
来源:大公报 作者:林筱鲁(立法会议员)
国家经历了4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累积,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就连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看着我国的发展进程,也不得不慨叹,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已经不合时宜。香港是自由港,过去奉行自由主义,推行积极不干预政策。但面对百年变局,要转型配合时,因“认知”不足,未能打破原有格局,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事倍功半。
借鉴各地经验提升自身优势
二十世纪70年代末,国家改革开放。深圳紧邻香港、珠海靠近澳门、汕头和厦门分别是粤东和闽南的门户,这些位置有利于利用港澳台资金、技术与市场,启动外向型经济,四个经济特区迎运而生。四个经济特区产业发展轨迹,堪称国家改革开放的生动缩影、现代化进程的编年史、“新质生产力”的上佳注脚。
要掌握香港如何以“一国两制”之利,持续巩固提升自身优势,贡献国家,四个经济特区的经验,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
深圳得益于市政府政策,成为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聚集地。轻工业曾在此落地生根,然而深圳的发展远未止步于简单的制造与加工。进入21世纪,深圳积极布局高新技术产业,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主动调整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转向资本、技术密集。
深圳湾畔的深圳国家高新区、南山智园,汇聚了千计的初创公司和科研机构。政策支持、风险投资、人才集聚,构筑了一个鼓励尝试、宽容失败的平台,让深圳成为了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摇篮。华为从电话交换机代理商,到如今引领全球移动通信技术;深圳诞生并壮大的腾讯,彻底改变人们沟通方式,其手游、云计算、金融科技,推动了数字娱乐和数字经济发展。深圳的生物技术和新能源产业同样不容小觑。
珠海以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以建设“公园之城”为目标,致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生活空间。在文体旅方面,珠海也展现出前瞻性和国际视野。拥有多个享誉国内外的高球场,不仅景观优美,设计专业,还经常举办国际球赛,促进当地体育旅游业之余,也提升国际知名度。横琴金融岛上,珠海国际金融中心、横琴金融大厦拔地而起,吸引了一批国内外金融机构入驻,形成集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多业一体的金融生态圈。珠海创设了定位为“国内外航空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较强竞争力、集产学研于一体的航空制造业基地”的航空产业园,以“航空产业发展轴线”一轴,辅以“航空制造”和“航空服务”两翼,打造“省市共建战略新兴产业基地”,与金融产业互相辉映。
汕头以粤东为支点,利用其轻工业基础,撬动整个区域的经济活力和对外开放水平。近年来,汕头加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汕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进围绕化学与精细化工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汕头利用其独特的潮商网络,构建面向全球市场的电商服务平台。汕头推出一系列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措施,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优惠、简化通关流程等,推动了像汕头宝奥城这样的国际玩具产业综合体。汕头“数字经济为先导,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三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赋能纺织服装、玩具创意两个特色优势传统产业链式发展。利用地理上优势,汕头以海上风电产业,作为新能源领域重点谋划的产业。通过创新设计和品牌提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规划”的重点在定位与方向,落实过程不无痛点。深圳的创科、厦门的物流、珠海与横琴的航天,以及汕头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往后发展是否能继续做大做强,扬帆出海?香港不能只作旁观。在“一国两制”下,香港若能为四地提供不一样的选择,用好“十四五”规划确立香港“八大中心”定位,才可以携手抓紧机遇,共创新天。
就此,香港可以串连珠海/横琴,利用航运服务及国际航空枢纽的基础,为珠江西建立结合海空的高质量、高增值商品转运及交易服务区。香港的绿色金融平台,则可协助汕头和厦门的轻工业,以及新能源和数字经济转化为复合的绿色产业带;更可以利用较大跨度的文旅发展空间,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潮、闽文化特色。“北部都会区”则可配合深圳的创科产业拓展,形成区域内的人才、资金和数据自由流动圈,为向世界进一步输出相关资源及标准,打下牢固基础。这些都是可以贡献予“十五五”规划的材料。
探索需要远见与胆识,亦需保持身段灵活。践行需要知彼知己,进退有度;才能知行合一,剑及屦及地抵极登峰。
来源:大公报 作者:林筱鲁(立法会议员)
国家经历了4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累积,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就连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看着我国的发展进程,也不得不慨叹,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已经不合时宜。香港是自由港,过去奉行自由主义,推行积极不干预政策。但面对百年变局,要转型配合时,因“认知”不足,未能打破原有格局,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事倍功半。
借鉴各地经验提升自身优势
二十世纪70年代末,国家改革开放。深圳紧邻香港、珠海靠近澳门、汕头和厦门分别是粤东和闽南的门户,这些位置有利于利用港澳台资金、技术与市场,启动外向型经济,四个经济特区迎运而生。四个经济特区产业发展轨迹,堪称国家改革开放的生动缩影、现代化进程的编年史、“新质生产力”的上佳注脚。
要掌握香港如何以“一国两制”之利,持续巩固提升自身优势,贡献国家,四个经济特区的经验,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
深圳得益于市政府政策,成为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聚集地。轻工业曾在此落地生根,然而深圳的发展远未止步于简单的制造与加工。进入21世纪,深圳积极布局高新技术产业,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主动调整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转向资本、技术密集。
深圳湾畔的深圳国家高新区、南山智园,汇聚了千计的初创公司和科研机构。政策支持、风险投资、人才集聚,构筑了一个鼓励尝试、宽容失败的平台,让深圳成为了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摇篮。华为从电话交换机代理商,到如今引领全球移动通信技术;深圳诞生并壮大的腾讯,彻底改变人们沟通方式,其手游、云计算、金融科技,推动了数字娱乐和数字经济发展。深圳的生物技术和新能源产业同样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