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擦亮“最佳旅游目的地”金字招牌
来源:大公报 作者:卓铭
旅发局昨日公布香港旅游业的“中期成绩表”,今年上半年共有约2100万名访港游客,按年增加64%。游客数字的大幅上升,一方面说明旅游业稳健复苏,同时证明政府推动盛事经济方向正确,而更重要的是,这证明了在海内外游客眼中,香港仍然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不是某些人一两句“唱衰”就能破坏得了的。然而,游客数字上升不代表香港可以停下脚步,接下来,各界仍要推动落实“无处不旅游”理念,进一步善用自身优势凸显独特的城市文化特色,擦亮香港“最佳旅游目的地”的金字招牌。
旅发局提供的数据从访港游客人次,到过夜游客占比、过夜时数、旅客对香港的印象,以及热门旅游景点等,较全面地分析了现时香港旅游业的结构情况,不论是对于总结现有成果,还是检讨不足,都具非常高的参考价值。
先从游客人次说起,本年1至6月份约2100万访港旅客人次中,内地客占超过七成,有约1610万人次访港;另外,非内地旅客则有约500万人次,按年增长八成。而整体访港游客中,有一半为过夜旅客,平均留港3.2晚。此外,上月访港游客人次约313万,较去年同期升14%,却按月减少了27万人次。
这几个数据说明了几个重点,首先最突出的莫过于内地客的压倒性占比,一方面是由于上半年春节、“五一”、清明长假等特殊节日,另一方面则是中央接连推出的惠港措施,包括多次扩大“个人游”计划、将内地居民赴港澳购物免税额提高至1.5万元人民币等等。长年以来,内地游客都是香港旅游业的重要客源,特区政府亦应把握好机会,尽快做好和完善配套措施,以充分利用相关政策带来的机遇。
另一个值得一说的重点,是非内地旅客按年增长达八成。客观而言,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尤其现在个别西方国家还不停渲染对香港的悲观情绪。这一来说明,香港作为一个旅游城市魅力依然,而中西结合的独特文化,无疑令许多外国游客感到兴趣。二来,这反映了在争取海外游客方面,香港仍有非常大的发挥空间。
旅发局公布的数据,指出了上月访港游客人次按月减少了27万,这当然是因为“五一”和清明节长假后的空窗期,也进一步反映,香港在吸引游客方面,要更主动出击,主动制造让游客来港的诱因。如果要主打国际化盛事,如何吸引更多海外游客也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其实香港在这方面有“先天”优势,不论是本地的独特文化,还是对外的联系网络,只要善加利用自身作为国际平台的角色,争取与更多不同文化不同地方的群体合作,香港旅游业的结构也会更多元,同时亦能寻找更多可能的商机。
相关数据还指出,访港旅客对香港普遍感到满意,以满分十分计算,过夜旅客的满意度为8.7分,重访意欲及推荐度则达94%。这反映出政府早前推动的“礼貌运动”,以及对于个别“㓥客”行为的打击,确实收获了一定成效。之前业界探讨“回头客”数量不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服务态度。香港接下来可以从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的方向入手,发挥科研优势,结合到一般的消费过程,以至在线上跟进游客的需求,务求提供一个高质、高效、使游客宾至如归的体验。
另外,过夜旅客提出的10个热门景点,包括尖沙咀、太平山顶、迪士尼乐园、海洋公园等等,绝大多数都是传统旅游景点。这某程度上应该响起一个警号,不能给人一种香港“十年如一日”的感觉,特区政府和业界都应该积极开拓新景点,让香港的旅游体验持续保持新鲜感,才能有络绎不绝的游客到访。
现在香港正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机遇期,陆续有来的惠港政策,加上过去几年政府积极开拓新兴市场的结果,让香港旅游业展现出更胜往昔任何时候的巨大潜力。旅发局公布的上半年数据,说明香港魅力依然,也证明香港的高峰远不止于此,香港旅游业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性。
来源:大公报 作者:卓铭
旅发局昨日公布香港旅游业的“中期成绩表”,今年上半年共有约2100万名访港游客,按年增加64%。游客数字的大幅上升,一方面说明旅游业稳健复苏,同时证明政府推动盛事经济方向正确,而更重要的是,这证明了在海内外游客眼中,香港仍然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不是某些人一两句“唱衰”就能破坏得了的。然而,游客数字上升不代表香港可以停下脚步,接下来,各界仍要推动落实“无处不旅游”理念,进一步善用自身优势凸显独特的城市文化特色,擦亮香港“最佳旅游目的地”的金字招牌。
旅发局提供的数据从访港游客人次,到过夜游客占比、过夜时数、旅客对香港的印象,以及热门旅游景点等,较全面地分析了现时香港旅游业的结构情况,不论是对于总结现有成果,还是检讨不足,都具非常高的参考价值。
先从游客人次说起,本年1至6月份约2100万访港旅客人次中,内地客占超过七成,有约1610万人次访港;另外,非内地旅客则有约500万人次,按年增长八成。而整体访港游客中,有一半为过夜旅客,平均留港3.2晚。此外,上月访港游客人次约313万,较去年同期升14%,却按月减少了27万人次。
这几个数据说明了几个重点,首先最突出的莫过于内地客的压倒性占比,一方面是由于上半年春节、“五一”、清明长假等特殊节日,另一方面则是中央接连推出的惠港措施,包括多次扩大“个人游”计划、将内地居民赴港澳购物免税额提高至1.5万元人民币等等。长年以来,内地游客都是香港旅游业的重要客源,特区政府亦应把握好机会,尽快做好和完善配套措施,以充分利用相关政策带来的机遇。
另一个值得一说的重点,是非内地旅客按年增长达八成。客观而言,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尤其现在个别西方国家还不停渲染对香港的悲观情绪。这一来说明,香港作为一个旅游城市魅力依然,而中西结合的独特文化,无疑令许多外国游客感到兴趣。二来,这反映了在争取海外游客方面,香港仍有非常大的发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