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毅答中评:香港要尽快融入大湾区发展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岛各界联合会会长蔡毅日前接受了中评社记者的采访(受访者供图)

  中评社北京3月15电(记者 郭至君)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岛各界联合会会长蔡毅日前接受了中评社记者的采访,就香港经济复苏,打造国际创科中心等问题阐述了其个人看法。蔡毅表示,特区政府已经对香港未来的经济发展做了一个中长期的计划,财政预算案也已出炉,香港的各界人士,无论是工商或者市民都应全力支持特区政府施政,使他们的工作更加畅顺。另外他也强调,香港要尽快的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要把粤港澳大湾区或者内地的好的项目和人才吸引到香港来发展。

  蔡毅对中评社表示,港府应鼓励多一些香港的中小企业或者年轻人到粤港澳大湾区去创业、就业,同时香港要继续在“一带一路”上充当一个推动作用,或者说是前哨兵的这么一个定位。他也指出,特区政府现在高层官员都有很大的干劲和抱负要来把香港做好,但是中下层的公务员还需要爱国教育培训,让他们对国家有更多认识,同时也让他们树立更好地服务香港市民、服务香港、服务国家的意识,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香港如何可以和大湾区的其他城市一起共同打造国际创科中心,蔡毅表示,香港有政策的优势,有国际金融中心定位的优势可以吸引到一些人才,也有营商环境和法律的优势,不过香港还是需要找出与内地有差异化的一些独特项目,这样才能够一起协同发展。   对于如何能够吸引更多人才扎根香港,蔡毅认为,香港应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比如香港的大学对非本港人士招生的比例要提高,这样自然会吸引一些人才。另外,也要考虑人才的家属在港生活、消费的问题。在住房方面,他建议港府可以学习新加坡的一些做法,修改规划,拿出郊野公园一些空置土地去产生更多的建筑用地,然后去盖中小单位,这样既能吸引人才长留,也不会冲击到私楼市场。

  “实际上在招聘人才方面,最近特区政府已经做了很多功夫,现在有一些人才批准的手续也很快,我觉得这方面实际上是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做的,比如专业资格的互认,这样就可以为人才流通提供更好的平台。”蔡毅说,“香港政府层面、社团层面或者是家庭层面都应该鼓励青年人到粤港澳大湾区来多看看,多瞭解,有了经历,他们就会肯定会改观的。”

  关于今年上会的议案,蔡毅表示主要有三大方向,一是香港的养老问题。香港现在的老龄化很严重,甚至超过内地,疫情之后越来越多的香港老年人会愿意到粤港澳大湾区来过退休生活,因此他建议特区政府要把对老人的福利、补贴延伸到大湾区,保证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二是食品安全问题。人们日渐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但我们不仅是要检测产品,还应该检测种植源头、生产源头、流通源头,这样才能促进整体食品安全的发展。第三是鼓励生育,不仅是要给予生育补贴,还要在配套的教育、医疗方面提供一些优惠,一些具体做法香港可以参考内地。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岛各界联合会会长蔡毅日前接受了中评社记者的采访(受访者供图)

  中评社北京3月15电(记者 郭至君)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岛各界联合会会长蔡毅日前接受了中评社记者的采访,就香港经济复苏,打造国际创科中心等问题阐述了其个人看法。蔡毅表示,特区政府已经对香港未来的经济发展做了一个中长期的计划,财政预算案也已出炉,香港的各界人士,无论是工商或者市民都应全力支持特区政府施政,使他们的工作更加畅顺。另外他也强调,香港要尽快的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要把粤港澳大湾区或者内地的好的项目和人才吸引到香港来发展。

  蔡毅对中评社表示,港府应鼓励多一些香港的中小企业或者年轻人到粤港澳大湾区去创业、就业,同时香港要继续在“一带一路”上充当一个推动作用,或者说是前哨兵的这么一个定位。他也指出,特区政府现在高层官员都有很大的干劲和抱负要来把香港做好,但是中下层的公务员还需要爱国教育培训,让他们对国家有更多认识,同时也让他们树立更好地服务香港市民、服务香港、服务国家的意识,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香港如何可以和大湾区的其他城市一起共同打造国际创科中心,蔡毅表示,香港有政策的优势,有国际金融中心定位的优势可以吸引到一些人才,也有营商环境和法律的优势,不过香港还是需要找出与内地有差异化的一些独特项目,这样才能够一起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