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三孩政策需要配套措施推动落实

  中评社香港8月14日电(评论员 陈鸿斌)最新一期《求是》杂志刊发了国家卫健委党组的文章,该委去年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育龄妇女生育意愿继续走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1.64个,低于2017年的1.76个和2019年的1.73个,作为生育主体的“90后”“00后”则分别仅为1.54个和1.48个。

  近年来中国的人口格局发生了巨大逆转,从上世纪下半叶的持续高速增长迅速转换为急剧下滑。2016年全国出生人口还多达1883万,去年已锐减至1062万,中国人口很快将进入负增长时代。与此同时,人口出生率也从2016年的13.57‰骤减至去年的7.52‰,创下1950年以来的新低。

  为此,中国已大幅度调整了此前的计划生育政策,从2013年单独二孩到2015年全面放开二孩,再到去年放开三孩,但仍未能有效扭转人口下滑的严峻趋势。

  日前国务院决定,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自2022年1月1日起,纳税人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子女的相关支出,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前,按照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该项扣除政策有利于减轻广大婴幼儿家长的负担,体现了国家对育龄群体生育养育的鼓励和关怀。

  随后,北京、甘肃、安徽、陕西、浙江、吉林等多地出台文件,提出建立育儿补贴制度,一些地方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住房等方面的倾斜政策。

  例如,今年1月北京市下发的《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将逐步建立完善家庭养育补贴制度。广东省更是捷足先登,在去年11月发布的《广东省公共服务“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将积极借鉴各国的相关有益经验,探索对生养子女给予普惠性经济补助。

  还有起步更早的。去年8月12日,甘肃省医保局就发文明确提出,自当年5月31日起,符合政策的参保女职工生育三孩的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等费用纳入生育保险待遇支付范围,并按规定及时足额支付。一周后也就是8月19日,安徽省发布通知,要求确保参保女职工生育三孩的费用纳入生育保险待遇支付范围,各地医保部门要按规定及时、足额给付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待遇。

  此外浙江省也规定,对3岁以下的婴幼儿家庭给予育儿津贴、托育费用补助。湖南省则鼓励各地对依法生育第二个及以上子女的家庭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吉林省则规定,各地应建立育儿补贴制度,不断完善促进生育的配套支持措施;省级财政根据各地制度实施情况给予适当补助。黑龙江省规定,对生育二孩以及以上子女的家庭应建立育儿补贴制度。   除上述补贴措施以外,一些地方还有针对性地推出了住房优惠政策。如北京市提出,未成年子女数量较多的家庭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的,可以纳入优先配租范围,并在户型选择等方面予以适当照顾。江苏省、安徽省提出,在配租公租房时,对符合当地住房保障条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据未成年子女数量在户型选择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

  为了有效遏止出生率急剧下降的趋势,除了上述各地已出台的政策以外,各地还应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进一步加大对生育三孩家庭的支持力度,否则显然无法推动出生率的回升。

  例如是否可以考虑直接向生育三孩的夫妇提供资助。日本早就进入了少子化时代,已连续十多年人口负增长。此前日本政府出台了鼓励生育政策,多孩家庭在购买新房时,每户可获得60-100万日元(相当于3-5万元人民币)的资助。温州市龙湾区已准备向二孩家庭每孩每月提供500元,三孩每月提供1000元资助,直至3岁。这样算来,三孩家庭可望得到5.4万元的资助,这个力度不算小了。

  其次是三孩家庭在购房时可考虑降低房贷,此举也有利于推动育龄夫妇考虑生育三孩。孩子多了,住房当然相应要大一点,这也是刚需,只在房型予以优先显然是不够的。例如浙江嘉兴就规定:对该市二孩、三孩家庭购房,分别给予每平米300元(单套不超过5万元)、500元(单套不超过10万元)补贴,这一力度相当大。

  另外三孩家庭原先的两排座车显然无法满足需求,会考虑换购三排座车。各车企应看到这一市场需求,及时增产三排座车型。在三孩父母购车时,各地应考虑提供一定的资助,以减轻三孩父母的压力。

  在当前人口生育率偏低的严峻形势下,出台育儿补贴政策非常必要,这需要打好组合拳,进一步细化政策,并确保政策切实落地,多方合力,这样才可望有效提升出生率。

  人口问题是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人口趋势一旦形成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因此中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任务极为艰巨,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祗有从战略上认识到人口发展事关长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及时做出有效的制度安排,积极促进生育,最大限度发挥人口因素的能动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力资本支撑和内需支撑。   中评社香港8月14日电(评论员 陈鸿斌)最新一期《求是》杂志刊发了国家卫健委党组的文章,该委去年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育龄妇女生育意愿继续走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1.64个,低于2017年的1.76个和2019年的1.73个,作为生育主体的“90后”“00后”则分别仅为1.54个和1.48个。

  近年来中国的人口格局发生了巨大逆转,从上世纪下半叶的持续高速增长迅速转换为急剧下滑。2016年全国出生人口还多达1883万,去年已锐减至1062万,中国人口很快将进入负增长时代。与此同时,人口出生率也从2016年的13.57‰骤减至去年的7.52‰,创下1950年以来的新低。

  为此,中国已大幅度调整了此前的计划生育政策,从2013年单独二孩到2015年全面放开二孩,再到去年放开三孩,但仍未能有效扭转人口下滑的严峻趋势。

  日前国务院决定,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自2022年1月1日起,纳税人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子女的相关支出,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前,按照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该项扣除政策有利于减轻广大婴幼儿家长的负担,体现了国家对育龄群体生育养育的鼓励和关怀。

  随后,北京、甘肃、安徽、陕西、浙江、吉林等多地出台文件,提出建立育儿补贴制度,一些地方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住房等方面的倾斜政策。

  例如,今年1月北京市下发的《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将逐步建立完善家庭养育补贴制度。广东省更是捷足先登,在去年11月发布的《广东省公共服务“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将积极借鉴各国的相关有益经验,探索对生养子女给予普惠性经济补助。

  还有起步更早的。去年8月12日,甘肃省医保局就发文明确提出,自当年5月31日起,符合政策的参保女职工生育三孩的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等费用纳入生育保险待遇支付范围,并按规定及时足额支付。一周后也就是8月19日,安徽省发布通知,要求确保参保女职工生育三孩的费用纳入生育保险待遇支付范围,各地医保部门要按规定及时、足额给付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待遇。

  此外浙江省也规定,对3岁以下的婴幼儿家庭给予育儿津贴、托育费用补助。湖南省则鼓励各地对依法生育第二个及以上子女的家庭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吉林省则规定,各地应建立育儿补贴制度,不断完善促进生育的配套支持措施;省级财政根据各地制度实施情况给予适当补助。黑龙江省规定,对生育二孩以及以上子女的家庭应建立育儿补贴制度。

遥控玩具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