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访:王遵来谈两岸中医交流

王遵来向台湾青年展示中医技术(受访者供图)

  中评社北京3月13日电(记者张爽)“这几年两岸中医方面的交流比较多。我连续参加了三届民革中央举办的两岸青年交流活动,在介绍了中医的诊疗手法之后,台湾青年都非常感兴趣。我认为,两岸中医交流可以快速增进台湾同胞的文化认同。”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北辰北门中医医院副院长王遵来在两会前夕接受中评社专访时说。

  王遵来是天津市名中医、天津市模范退役军人,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承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教授,也是天津市第二批特支计划“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中国民间中国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中医资诊整脊分会会长。

  王遵来早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因为民革与台湾有很深的渊源,他多年来致力于推动两岸中医交流,所在的北门中医院也被天津市台办列为“津台青年实训就业示范基地”。王遵来对中评社说,通过技术的交流、学习,他感到两岸同胞的文化体系是一样的,未来两岸中医应该进一步加强多层次的交流互鉴,中医是增强两岸同胞文化认同的重要手段。

  “我们在台湾成立了一个脊诊整脊的分会,也有台胞在我们医院就业。台湾青年通过来大陆就业实训,增进了对和平统一的认同和心灵契合。通过中医文化增进台胞的文化认同,我认为效果是很明显的,他们来大陆修习的也很多。大陆现在重视‘文化自信’,中医药文化恰好能够发挥‘以文化化之、以文化促之’的作用。”王遵来说。

  王遵来谈及推动两岸中医交流的初心时说,“作为一个基层中医工作者和民革党员,我想为两岸做一些工作,希望能增进两岸的共识,让更多的台湾年轻人瞭解中医的博大精深,也让台湾的中医同仁能瞭解大陆中医的技术。”

王遵来与台湾青年学生交流(受访者供图)

  王遵来推荐台湾学生到他所在的医院实习、就业,“我们医院的核心技术就是中医骨伤科、脊诊整脊,从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以来就做得非常好。我们希望通过加强两岸中医药人才交流,让他们更多瞭解大陆的中医医疗机构是怎么发展的。另外,我们医院的脊诊整脊技术填补了中医诊法空白,台湾的同行多次来我们这里学习,他们也认为中医技术应该推广出去。”

  作为中医的传人,王遵来认为自己有责任和义务让台湾同胞以及海外华人瞭解中医的博大精深。他还担任了世界卷诊整器医学联盟执行主席、世界汉语教育学会“国际中文教育+中医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西健康医科大学客座教授,向全世界推广中医。尤其是新冠疫情让中医的价值进一步显现,“我们经历过‘非典’和新冠疫情的考验,在重大传染病面前中医显示出了优势,我的老师张伯礼院士在新冠疫情爆发后第一时间赶赴武汉,提出中医治疗方案,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说,要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使传统中医药发扬光大。要科学总结和评估中西药在治疗新冠肺炎方面的效果,用科学的方法说明中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的疗效。

  对于如何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的工作,王遵来有自己的想法:中医和西医是两套体系,但不是对立的,可以是统一的。“我们国家现在提倡文化自信,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更应该有理论体系的自信。”因此,在今年两会上,王遵来提出了建立中国新医院的提案,让中医文化覆盖人的生命全周期。中医师不仅要学习中医,还要学习西医知识,中西医知识贯通、融合,就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王遵来在两会前夕接受中评社专访(受访者供图)

  今年是王遵来第一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在感到兴奋之余,也深感责任重大。在两会前夕,他认真思索了将要带上会的提案。除了建立新医院的提案之外,王遵来还从自己的专业出发,提出在全国建立脊柱健康管理中心,“现在脊柱病高发,而且越来越年轻化,特别是青少年的脊柱病需要关注。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脊柱的蜕变是不可逆的,因此脊柱健康中心有待于加强。此外,出于对老龄化社会的关心,王遵来还提出了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理员有待于国家层面出台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的提案。

王遵来向台湾青年展示中医技术(受访者供图)

  中评社北京3月13日电(记者张爽)“这几年两岸中医方面的交流比较多。我连续参加了三届民革中央举办的两岸青年交流活动,在介绍了中医的诊疗手法之后,台湾青年都非常感兴趣。我认为,两岸中医交流可以快速增进台湾同胞的文化认同。”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北辰北门中医医院副院长王遵来在两会前夕接受中评社专访时说。

  王遵来是天津市名中医、天津市模范退役军人,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承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教授,也是天津市第二批特支计划“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中国民间中国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中医资诊整脊分会会长。

  王遵来早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因为民革与台湾有很深的渊源,他多年来致力于推动两岸中医交流,所在的北门中医院也被天津市台办列为“津台青年实训就业示范基地”。王遵来对中评社说,通过技术的交流、学习,他感到两岸同胞的文化体系是一样的,未来两岸中医应该进一步加强多层次的交流互鉴,中医是增强两岸同胞文化认同的重要手段。

  “我们在台湾成立了一个脊诊整脊的分会,也有台胞在我们医院就业。台湾青年通过来大陆就业实训,增进了对和平统一的认同和心灵契合。通过中医文化增进台胞的文化认同,我认为效果是很明显的,他们来大陆修习的也很多。大陆现在重视‘文化自信’,中医药文化恰好能够发挥‘以文化化之、以文化促之’的作用。”王遵来说。

  王遵来谈及推动两岸中医交流的初心时说,“作为一个基层中医工作者和民革党员,我想为两岸做一些工作,希望能增进两岸的共识,让更多的台湾年轻人瞭解中医的博大精深,也让台湾的中医同仁能瞭解大陆中医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