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让人民之城更美好

(来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6月14日电/据新华社报导,黄浦江奔腾到海,一年一度“金爵”璀璨。14日,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

  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也是一座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电影大都会。进入新时代,上海勇担文化使命,增进民生福祉,厚植发展沃土。

  “文化是城市的软实力,也是发展的硬道理。”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嘉鸣说,推动上海国际电影节等重要平台提质升级,引领电影发展始终与时代共脉搏、与人民同呼吸,助力一大批优秀影人在上海逐梦圆梦、一大批优秀电影作品从上海走向世界。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30多年来,见证新中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砥砺前行、蓬勃发展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助力上海这座“人民城市”守住文化之根、锻造文化之魂、彰显文化之力、务求文化之新、深耕文化之美。

  致敬人民,致敬英雄,致敬电影

  75年前,上海宣告解放,这座中国第一大城市回到人民怀抱。在迎接人民解放军进城的欢呼人群中,有工人、学生、小业主,也有剧作家、演员、摄影师、音乐家等电影从业人员。

  75年后,象征文艺界“接力”传承的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成为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电影。

  这座城市,由衷致敬人民,致敬英雄,致敬电影!

  本届电影节甫一开票,不少影片即告满座,其中就有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

  讴歌时代,讴歌人民。从首部黑白电影,到热门舞剧,再到如今的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三度实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作,抒写了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的英雄传奇,也一路见证了党带领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