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杰语中评:助港生北上 政府要积极处理

立法会议员杨永杰(中评社 卢哲摄)

  中评社香港8月18日电(记者卢哲)香港特区政府多名官员17日在特区立法会与议员举行第二次“前厅交流会”。近期备受社会关注的香港学生北上读书“通关难”问题,成为其中讨论热点。作为最早一批关注港生求助的议员,立法会议员杨永杰在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在交流会中与政务司司长详细讲述了学生的情况,并得到了较为正面的答复,港府正与内地积极跟进中,并会尽快公布有关方案,不排除包专机让学生回到内地报到上学。杨永杰强调,学生开学不能等,希望政府能尽快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杨永杰是最早一批关注内地求学港生求助的议员,近期都在为学生北上通关奔忙。他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日接获近千名赴内地求学港生求助,指深圳通关名额难求,飞内地的航班更是又少又贵,基层学生难以负担剩余的“天价”机票,担心无法赶及9月到校影响学业。杨永杰向记者展示了他手机里的“港生”微信群,“这个群有三百多位学生,”杨永杰说:“我自己手上有300多个个案,因为通关问题不能北上开学注册。我拿到的数据是有七千多新生需要去注册。”

  杨永杰说,在协助学生的过程中才瞭解到,原来香港学生北上读大学,选择不仅是广东、北京,连上海、湖南等等都有,可以说是遍布中国。还有一些学生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顶级的专业院校,“全国各地、各种大学,都有港生就读。其实对香港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现在就困在通关。”

  杨永杰早前呼吁,特区政府必须正视港生赴内地就学的问题,促请尽快与内地协商扩大“人文关怀通道”安排,涵盖往内地求学的港生,并优先支援需前往内地学校办理入学注册事宜的新生;考虑利用河套方舱医院的设施,采用“逆向隔离”的方式,由深圳方面派员管理,在不占用深圳酒店名额的情况下,增加通关名额,让学生得以如期回内地上学等。

香港特区政府多名官员17日在特区立法会与议员举行第二次“前厅交流会”(立法会图片)

  杨永杰介绍,当天政务司司长陈国基率领副司长及局长到立法会出席“前厅交流会”,同属立法会议员“A4联盟”的杨永杰与议员梁文广向司长强调关注往内地求学的香港学生开学难问题。

  “不少赴内地升学的港生对未能取得深圳驿站名额心急如焚,忧虑未能赶及回校注册会而被迫休学,甚至可能丧失学位。”杨永杰说,在交流会中,他向官员反映港生北上求学的困难,“一名喜欢中医的港生今年透过文凭试成绩入读北京中医大学,入学注册日为9月12日,但已经抽了两周,仍未抽中驿站名额,亦买不到往北京的机票,逾40名同校港生面临同样情况,校方仅表示若未能在注册日回校才向学校申请延期,届时视乎老师会否体恤安排,同学们终日惶恐不安;一名获上海交通大学取录的港生,最后报到日期为8月24日,因迟迟未能成功摇号到校办理注册手续,受到莫名的压力及情绪困扰,最终选择放弃学位。”

  杨永杰说,陈国基表示关注港生未能回内地升学一事,表示正与内地政府积极跟进中,并会尽快公布有关方案,不排除包专机让学生回到内地报到上学。

  杨永杰表示,欢迎有关安排。但他认为,北上求学学生众多,不少港生就读位于广省东的大学,包机费时,建议港府继续与内地协商扩大“人文关怀通道”,以及容许包车到深圳或与珠海,让港生以不同途径回内地上学。

  杨永杰强调,关心青年和青年发展,政府要有实质行动。时间有限,学生开学不能等,政府一定要尽快帮学生解决问题。杨永杰认为,在符合内地防疫要求的情况下,特区政府首先应该积极处理。“司长的回复我比较满意。”但他强调,作为议员,希望政府能在处理问题时,积极主动,并且“做了要说,进展如何了、做成什么样了,这样我们才知道接下来应该如何应对。而不是让大家一直等待。”

立法会议员杨永杰(中评社 卢哲摄)

  中评社香港8月18日电(记者卢哲)香港特区政府多名官员17日在特区立法会与议员举行第二次“前厅交流会”。近期备受社会关注的香港学生北上读书“通关难”问题,成为其中讨论热点。作为最早一批关注港生求助的议员,立法会议员杨永杰在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在交流会中与政务司司长详细讲述了学生的情况,并得到了较为正面的答复,港府正与内地积极跟进中,并会尽快公布有关方案,不排除包专机让学生回到内地报到上学。杨永杰强调,学生开学不能等,希望政府能尽快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杨永杰是最早一批关注内地求学港生求助的议员,近期都在为学生北上通关奔忙。他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日接获近千名赴内地求学港生求助,指深圳通关名额难求,飞内地的航班更是又少又贵,基层学生难以负担剩余的“天价”机票,担心无法赶及9月到校影响学业。杨永杰向记者展示了他手机里的“港生”微信群,“这个群有三百多位学生,”杨永杰说:“我自己手上有300多个个案,因为通关问题不能北上开学注册。我拿到的数据是有七千多新生需要去注册。”

  杨永杰说,在协助学生的过程中才瞭解到,原来香港学生北上读大学,选择不仅是广东、北京,连上海、湖南等等都有,可以说是遍布中国。还有一些学生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顶级的专业院校,“全国各地、各种大学,都有港生就读。其实对香港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现在就困在通关。”

  杨永杰早前呼吁,特区政府必须正视港生赴内地就学的问题,促请尽快与内地协商扩大“人文关怀通道”安排,涵盖往内地求学的港生,并优先支援需前往内地学校办理入学注册事宜的新生;考虑利用河套方舱医院的设施,采用“逆向隔离”的方式,由深圳方面派员管理,在不占用深圳酒店名额的情况下,增加通关名额,让学生得以如期回内地上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