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盈隆:赖位置还没坐暖遇覆议案非好兆头
中评社台北6月13日电(记者黄筱筠)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晚间在脸书发文,端午节一过,6月11日早上11点,赖清德核可“行政院”覆议案公文火速送达“立法院”。这是“中华民国”“宪政”史上第十四次“行政院”将“立法院”通过的法律案退回覆议。以1947年行宪以来近77年算,平均5年才有一次,说是罕见,并不夸张。此外,赖清德甫上任,位置都还没坐暖,就遭遇来自在野党与“国会”的重大挑战,是破天荒第一遭,绝非好兆头。
游盈隆晚间以“执政路径选择与依赖”为题在脸书发文,全文如下:
端午节一过,6月11日早上11点,赖清德“总统”核可“行政院”覆议案公文火速送达“立法院”,正式回应在野党主导的“国会”改革案,距6/5“行政院”收到“立法院”函文前后6天。行政部门把球踢回“立法院”,“立法院”依宪必须在15天内决定是否维持原决议。
这是“中华民国”“宪政”史上第十四次“行政院”将“立法院”通过的法律案退回覆议。以“中华民国”1947年“行宪”以来近77年算,平均五年才有一次,说是罕见,并不夸张。此外,新“总统”甫上任,位置都还没坐暖,就遭遇来自在野党与“国会”的重大挑战,是破天荒第一遭,绝非好兆头。
没有人会喜欢行政立法僵局迟迟无法解决,因为那意味朝野尖锐对立,政局动荡不安,社会人心惶惶。社会大众怎么看这件事,谁对谁错?至关重要。因为那将牵动社会主流民意动向。
我们必须直探问题核心,才能从根本处厘清问题的本质、争议的形成、与未来可能的发展。今日的行政立法冲突,根本原因有三:
首先,这是民进党2024“总统”与“立委”大选过后,执政路径选择的必然结果。选后,民进党不顾“国会”三党不过半的政治现实,选择一党单独执政导致的必然后果。政治选择必须付出代价,愈重大的政治选择,需付出愈重大的政治代价,因为“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将随之而来。
试想,如果今年二月“立院”开议之初,民进党就选择绿白合,并进而组成绿白联合政府,怎会有今天这么多狗屁倒灶的事?当然,如果愿意尝试“大联合政府”(Grand Coalition),绿蓝合或绿蓝白超级大联合也是可欲的选择。台湾民主今日陷入激烈的政党对立与冲突中,固然是因为在野党联手推动“国会改革”所引起; 但眼光放远一点看,这难道不是今日执政当局昨日种下的因所造成?执政党一念之间将2300万人锁进一条崎岖难行的道路,如果不猛回头,未来人民不知还有多少苦头要吃。
第二,在野两党报复心切,矫枉过正。从“立院”三读通过“立法院”职权行使法部分条文修正与刑法增订”的实际内容看,我觉得用“矫枉过正”四字形容是贴切的。换句话说,在野党联手通过的“国会改革版本”并非一无是处,但在三个方面值得商榷:
一,“总统”每年定期到“立院”进行一次“国情报告”,这是好事,也有“宪法”依据; 但一味坚持“总统”须接受“立委”询答,而且是即问即答,就过头了。因为这完全无视现行“宪政”体制不是“内阁制”,是“半“总统制”或“双首长制”,因而具有“二元民主正当性”特质。在这样的宪政体制下,“国会”的正当性来自人民,“总统”的正当性也来自人民。“国会”并非至高无上,台湾不是英国,也不是任何议会民主国家。
三,关于“国会调查权”,是争议已久的“宪政”议题,此次修法赋予“立院”几无限制之调查权,“监察院”第一时间反对,认为明显违反“权力分立”原则; 此外,争议性十足的蓝委傅崐萁倡议“在野特侦组”,执政党及社会疑虑更深,担心如果就此通过,未来政坛永无宁日。
第三,执政党昨是今非,寸步不让,反应过度。“国会”改革本是民进党传统议题,多年来,一代接一代相继提出各种改革主张,不让“立院”沦为立法局,不让“国会”成为橡皮图章。然而,这次“行政院”覆议案全盘否定“立院”“国会改革”相关法案,包括较无争议的人事同意权,显得反应过度。此外,在野党指控,民进党在委员会阶段审议时,频频杯葛议事,相激相荡,最后演变成院会表决大战和全武行,民进党也没做出有力的反驳。
最后,宪政冲突的形成与解决是一个复杂的政治过程,不是单纯司法案件可比,政治后果更无法相提并论。“政治问题,须政治解决”,是金科玉律,殆无疑问。
中评社台北6月13日电(记者黄筱筠)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晚间在脸书发文,端午节一过,6月11日早上11点,赖清德核可“行政院”覆议案公文火速送达“立法院”。这是“中华民国”“宪政”史上第十四次“行政院”将“立法院”通过的法律案退回覆议。以1947年行宪以来近77年算,平均5年才有一次,说是罕见,并不夸张。此外,赖清德甫上任,位置都还没坐暖,就遭遇来自在野党与“国会”的重大挑战,是破天荒第一遭,绝非好兆头。
游盈隆晚间以“执政路径选择与依赖”为题在脸书发文,全文如下:
端午节一过,6月11日早上11点,赖清德“总统”核可“行政院”覆议案公文火速送达“立法院”,正式回应在野党主导的“国会”改革案,距6/5“行政院”收到“立法院”函文前后6天。行政部门把球踢回“立法院”,“立法院”依宪必须在15天内决定是否维持原决议。
这是“中华民国”“宪政”史上第十四次“行政院”将“立法院”通过的法律案退回覆议。以“中华民国”1947年“行宪”以来近77年算,平均五年才有一次,说是罕见,并不夸张。此外,新“总统”甫上任,位置都还没坐暖,就遭遇来自在野党与“国会”的重大挑战,是破天荒第一遭,绝非好兆头。
没有人会喜欢行政立法僵局迟迟无法解决,因为那意味朝野尖锐对立,政局动荡不安,社会人心惶惶。社会大众怎么看这件事,谁对谁错?至关重要。因为那将牵动社会主流民意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