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韩国驻华大使:中韩关系面临挑战
中评社北京8月23日电(助理记者徐媛)8月18日,太和智库主办、山东大学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协办了以“中韩建交30 周年的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的视频研讨会,多位中韩学者就两国建交30周年之际的关系发展进行了分析与展望。前韩国驻华大使辛正承表示,在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持续稳定发展经济和区域及全球治理问题上,两国的合作是必要的,要基于相互尊重的原则发展中韩关系,基于相互平等的原则发展正当外交,增强政治互信,加强战略沟通。
辛正承表示,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在整体上发展良好。两国领导人和高层外交人士之间的会谈和通话非常频繁,两国的贸易、投资和国民之间的交流合作也持续增加。随着中韩关系快速发展,两国关系的官方名称也经过了几次的提升。2008年至今,中韩之间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官方名称的提升表达了两国政府扩大交流的意愿,双方合作从经济、贸易和人员领域全面扩大到政治、安保和军事领域。中韩关系欣欣向荣,是因为两国在地理上相近,在文化上相通,国际环境也相对良好,而且两国有共同的利害关系。
辛正承指出,两国关系也经历了几次困难的时期。2016年,萨德问题导致中韩关系僵化,有些专家也认为中韩关系应该分为萨德之前和萨德之后。2017年10月,两国政府之间经过协商缓和了萨德问题,但是很多民众依然认为中韩关系没有恢复活力。
辛正承认为,韩国与中国建交的目的有三点。第一,政治层面上,卢泰愚政府提出了北方政策,该政策旨在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因此需要得到中国的支持与平等对待。第二,经济层面上,改善中韩关系,进入中国庞大的市场,可以给韩国经济找到新的增长动力。第三,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得到中国的理解与支持对韩国在国际社会上开展全方位的外交活动有较大帮助。
第一,中韩关系的外部环境发生了诸多变化,两国的利害关系也日异月殊。过去中韩关系顺利发展的原因之一,是以美国为主的西方世界在冷战结束后比较有自信,因此对中国比较包容。但是现在中美关系发生了变化,拜登政府一直在扩大中美战略竞争,这些外部因素会对中韩关系产生持续的影响。此外,中国也对韩美同盟的发展方向感到忧虑。所以,围绕战略上的问题,中韩之间的矛盾在未来浮出水面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第二,朝核问题举步维艰。为解决朝核问题,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过去曾举办过六方会谈,从结果看,朝核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朝鲜重启了弹道导弹的发射。2019年习主席访朝以后,中朝关系逐步升温,中国对朝核问题的态度转向影响了中韩关系。
第三,中韩双边的矛盾开始浮出水面。中韩民间民族主义情绪严重,容易引发民众之间的情感冲突,中韩之间的交流合作受到了阻碍。经济领域上,中韩原来的产业结构是互补的,在世界经济贸易环境变化、全球供应链重组和多边合作恶化的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使得中韩贸易形成竞争关系。
最后,辛正承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在朝核问题上,韩国希望中国发挥建设性作用,尤其不能把朝鲜半岛问题与中美战略矛盾进行挂钩,应与周边国家维持友好关系,拥护开放和自由的国际贸易体系。第二,在经济领域,要进一步加强中韩在数字经济、环境保护、新能源与知识产权上的高水平合作,提高公平竞争的意识。第三,双方媒体要进一步扩大沟通,避免发布扭曲或错误的信息,为中韩未来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辛正承总结:“在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持续稳定发展经济和区域及者全球治理问题上,两国的合作是必要的,要基于相互尊重的原则发展中韩关系,基于相互平等的原则发展正当外交,增强政治互信,加强战略沟通。”
中评社北京8月23日电(助理记者徐媛)8月18日,太和智库主办、山东大学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协办了以“中韩建交30 周年的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的视频研讨会,多位中韩学者就两国建交30周年之际的关系发展进行了分析与展望。前韩国驻华大使辛正承表示,在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持续稳定发展经济和区域及全球治理问题上,两国的合作是必要的,要基于相互尊重的原则发展中韩关系,基于相互平等的原则发展正当外交,增强政治互信,加强战略沟通。
辛正承表示,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在整体上发展良好。两国领导人和高层外交人士之间的会谈和通话非常频繁,两国的贸易、投资和国民之间的交流合作也持续增加。随着中韩关系快速发展,两国关系的官方名称也经过了几次的提升。2008年至今,中韩之间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官方名称的提升表达了两国政府扩大交流的意愿,双方合作从经济、贸易和人员领域全面扩大到政治、安保和军事领域。中韩关系欣欣向荣,是因为两国在地理上相近,在文化上相通,国际环境也相对良好,而且两国有共同的利害关系。
辛正承指出,两国关系也经历了几次困难的时期。2016年,萨德问题导致中韩关系僵化,有些专家也认为中韩关系应该分为萨德之前和萨德之后。2017年10月,两国政府之间经过协商缓和了萨德问题,但是很多民众依然认为中韩关系没有恢复活力。
辛正承认为,韩国与中国建交的目的有三点。第一,政治层面上,卢泰愚政府提出了北方政策,该政策旨在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因此需要得到中国的支持与平等对待。第二,经济层面上,改善中韩关系,进入中国庞大的市场,可以给韩国经济找到新的增长动力。第三,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得到中国的理解与支持对韩国在国际社会上开展全方位的外交活动有较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