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访:李圣泼谈香港工商界与金融科技

  中评社北京3月9日电(记者陆文煜)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政协第十三届常委、香港工商总会会长、信义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圣泼日前接受中评社专访,就香港工商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香港金融科技发展等主题分享观点。

  李圣泼表示,目前香港全面通关,应以全面通关为契机,推动深港教育高品质交流融合;积极调整优化税收政策,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对港人港企的虹吸效应;加速推动“北部都会区”计划,打造深港经济重要增长极。作为香港工商总会会长,李圣泼认为,早在国家改革开放之初,香港工商界就积极投入国家建设,香港工商界与大湾区合作的成果丰硕。至于优势方面,香港工商界到内地投资时,往往都会把国际经验、技术等一同带回内地,自己营商之余,也是与国家一同进步。

  李圣泼指出,香港金融业市场非常成熟,可以继续助内地金融市场有序健康的发展,应对全球不同的风险烕胁,发挥防火墙作用,应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压力和风险。未来,可以加快深港澳地区保险市场互联互通,积极推进保险服务中心有关工作。创新科技是金融发展的一大动力,未来应当善用技术、支援、氛围创新推动金融科技发展。

  今年两会,李圣泼聚焦两地融合发展和北部都会区两大主题。两地融合发展方面,建议首先在中央支持下为港人在内地读书、工作以至营商提供更多便利条件;其次,推动两地教育融合,支持在内地尤其是广东省建设更多港人子弟学校,一方面为内地港人的子女提供港式教育,一方面也能为内地学童提供优质的教育选择,配合来自香港的教师,推动敎育融合。北部都会区发展方面,李圣泼亦认为北部都会区作为两地融合的一大片重要土地,不能等待建设完成才慢慢发展,需要政策扶持发展,亦需要早着先机,及早布局。

  李圣泼,籍贯福建石狮,爱国爱港企业家,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政协第十三届常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深圳市委员会常委、提案委副主任,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副理事长,香港工商总会会长,信义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以下为专访全文:

  期调整税收增强大湾区对港人港企的虹吸效应

  中评社记者:疫情三年,香港终于迎来全面通关。作为香港工商总会会长,您对复常之后的香港经济发展有何展望?您如何看待香港处于“由治及兴”这一新阶段的发展?

  李圣泼:全面恢复内地与港澳人员正常往来、全面正常通关,为深港经济恢复并加快推动两地经济社会交往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希望:

  一是以全面通关为契机,推动深港教育高品质交流融合。希望推动建设深港师生交流中心,加大力度搭建交流平台促进香港社会,尤其是香港师生瞭解内地、瞭解祖国,实现对祖国从认知到认可再到全面热爱的加速转变。

  二是积极调整优化税收政策,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对港人港企的虹吸效应,通过税收及金融政策全面提升大湾区的发展水准,提升大湾区国际影响力及竞争力。

  三是加速推动“北部都会区”计划,打造深港经济重要增长极。要积极探索“一国两制”下机制、政策、规则、标准的融合对接,打破地域限制实现高品质协同,通过探索构建全新的治理模式形成全球综合竞争力,激发培育深港融合新动能,实现发展速度、品质双提速。   香港工商界与大湾区合作的成果丰硕

  中评社记者:《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刚要》发布即将满四年,但受疫情影响,香港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质量和速度稍微有些滞后。可否请您介绍,香港工商业参与建设大湾区有哪些成果和优势?未来,香港工商业应当如何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李圣泼:说到香港工商业参与大湾区建设,其实可以由国家改革开放说起,在国家改革开放之初,香港工商界就积极投入国家建设,我的父辈也是在那时候在内地创业,直至今日,大湾区依然是香港工商界最常见以及最愿意投资的地方之一,香港工商界与大湾区合作的成果丰硕。至于优势方面,香港工商界到内地投资时,往往都会把国际经验、技术等一同带回内地,自己营商之余,也是与国家一同进步。

  香港工商界若要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除了继续到内地投资、营商,我认为同样重要的是抓准定位,例如香港是国际金融、贸易以及航运等中心,理应善用自己的优势,与国家一同“走出去”。但另一方面,香港要发展成为国际创科中心,可能在不少范畴例如人工智能以至互联网等,可以借鉴内地的成功经验。   香港金融业可助内地金融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中评社记者:《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到,一如既往推进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持续发展。您认为,香港金融业在国家发展中处于什么样的战略定位?应当如何深化并扩大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

  李圣泼:香港金融业市场非常成熟,可以继续助内地金融市场有序健康的发展,应对全球不同的风险烕胁,发挥防火墙作用,应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压力和风险。

  随着“沪港通”和“深港通”、“债券通”、“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交易所买卖基金ETF通”以及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等先后推出,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允许内地大湾区与本港之间的合资格投资者,投资购买对方市场首次公开发售(IPO)的新股认购。

  另外,目前大湾区保险业的互联互通发展仍较落后,过去许多内地居民必须亲身来港购买保险,而进行理赔等售后服务时亦需要到港处理,非常不便。可以加快深港澳地区保险市场互联互通,积极推进保险服务中心有关工作。   技术、支援、氛围创新推动金融科技发展

  中评社记者:您认为创新科技如何对金融界别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如何推动香港由单纯的金融服务走向金融与科技的结合、成为金融科技中心?

  李圣泼:任何行业发展都离不开科技进步,金融业也是一样,就如上世纪80、90年代的香港电视剧,会出现股票交易在“黑板用粉笔”进行一样,今日大家要买股票,只要有一部手机就可以,大大方便了进行投资等操作,所以创新科技是金融发展的一大动力。

  至于如何推动香港由单纯的金融服务走向金融与科技的结合、成为金融科技中心,需要三大元素,第一是技术,第二是支援,第三就是氛围。

  讲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云端运算等,香港的科技水平其实不低;讲支援,金管局在数年前已经成立了金融科技促进办公室(FFO),以促进香港金融科技业的稳健发展;第三,讲氛围,是我最想点出的,以流动支付工具为例,我们在内地,已经绝少看到有人用现金,香港在这方面进步了,但仍有提升空间。另一例子,其实现在香港已经有虚拟银行以至网上保险公司,不过距离普及,似乎还有一段距离,希望在可见将来,金融科技会进一步融入香港市民的生活。

  中评社记者:您曾提过,您的企业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最早到国外、到东盟国家投资的香港企业之一,紧跟国家战略带来了“甜头”。您认为,香港企业未来还应该把握哪些发展机会,才能紧跟国家战略,尽享国家发展机遇?

  李圣泼:在“突破创新融合发展”竞选总纲的指引下,我认为未来应积极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发展机遇,助力引导香港社会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祗有以强大的祖国,香港才能由治及兴,才能更好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东方之珠才能永远光耀世界。   香港青年都应该积极珍惜平台、争取机会

  中评社记者:习近平主席曾在22年访港发表的七一讲话中表达了对香港青年的殷切期盼,表示“青年强,则国家强”,您曾任全国青联委员,认为应当如何鼓励香港青年把个人未来和国家的总体规划相结合?

  李圣泼: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发表的重要讲话对我触动非常大,习主席高屋建瓴地为香港今后的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尤其是指出要特别关心关爱青年人,引领青少年深刻认识国家和世界发展大势,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令香港青年十分感动,也更加激发了香港社会融入国家、发展国家、建设国家的热情。

  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由衷地以祖国为荣为祖国点赞的同时,特别希望能够为香港、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是“一国两制”的生动体现,是香港的中国公民参加国家事务管理的重要平台,每个有志于参与国家建设、推进民生福祉、推动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香港青年都应该积极珍惜平台、争取机会,我也不例外。   两会建议聚焦两地融合发展和北部都会区

  中评社记者:作为第十四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您打算带哪些建议去北京?

  李圣泼:本人最关注的议题,是两地的融合发展,当中可以有几个方面,首先就是港人融入国家尤其是大湾区的发展,这里涉及建议在中央支持下为港人在内地读书、工作以至营商提供更多便利条件;其次,就是推动两地教育融合,支持在内地尤其是广东省建设更多港人子弟学校,一方面为内地港人的子女提供港式教育,一方面也能为内地学童提供优质的教育选择,配合来自香港的教师,推动敎育融合。

  另一方面,本人亦非常关注北部都会区的发展,关于北部都会区的发展,本人的想法是,我们不能等待北部都会区建设完成才慢慢发展,必须作出超前部署,吸引内地企业、外资注意并尽早参与相关建设。时不待人,北部都会区作为两地融合的一大片重要土地,需要政策扶持发展,亦需要早着先机,及早布局。   中评社北京3月9日电(记者陆文煜)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政协第十三届常委、香港工商总会会长、信义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圣泼日前接受中评社专访,就香港工商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香港金融科技发展等主题分享观点。

  李圣泼表示,目前香港全面通关,应以全面通关为契机,推动深港教育高品质交流融合;积极调整优化税收政策,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对港人港企的虹吸效应;加速推动“北部都会区”计划,打造深港经济重要增长极。作为香港工商总会会长,李圣泼认为,早在国家改革开放之初,香港工商界就积极投入国家建设,香港工商界与大湾区合作的成果丰硕。至于优势方面,香港工商界到内地投资时,往往都会把国际经验、技术等一同带回内地,自己营商之余,也是与国家一同进步。

  李圣泼指出,香港金融业市场非常成熟,可以继续助内地金融市场有序健康的发展,应对全球不同的风险烕胁,发挥防火墙作用,应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压力和风险。未来,可以加快深港澳地区保险市场互联互通,积极推进保险服务中心有关工作。创新科技是金融发展的一大动力,未来应当善用技术、支援、氛围创新推动金融科技发展。

  今年两会,李圣泼聚焦两地融合发展和北部都会区两大主题。两地融合发展方面,建议首先在中央支持下为港人在内地读书、工作以至营商提供更多便利条件;其次,推动两地教育融合,支持在内地尤其是广东省建设更多港人子弟学校,一方面为内地港人的子女提供港式教育,一方面也能为内地学童提供优质的教育选择,配合来自香港的教师,推动敎育融合。北部都会区发展方面,李圣泼亦认为北部都会区作为两地融合的一大片重要土地,不能等待建设完成才慢慢发展,需要政策扶持发展,亦需要早着先机,及早布局。

  李圣泼,籍贯福建石狮,爱国爱港企业家,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政协第十三届常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深圳市委员会常委、提案委副主任,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副理事长,香港工商总会会长,信义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