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位学者答中评 析报告涉港信号

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香港3月9日电(中评社报导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会后,来自内地及香港的八位专家学者就政府工作报告涉港部分意涵接受中评社采访。学者们普遍表示,报告突出强调了中央政府依照宪法和基本法有效实施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表明中央坚持“一国两制”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伟大创举的决心。同时,各学者也为香港进入“由治及兴”新阶段如何更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高治理水平建言献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田飞龙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涉港部分高度肯定依法治港的法理与制度进展;聚焦香港的新发展内涵与社会需求,保障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他认为,报告释放了四方面政策信号:第一,“一国两制”长期坚持是中央承诺,也是发展期待,需要香港和中央深度互信,抓住机遇,创新发展。第二,香港新阶段发展需要稳固“一国两制”根基,激发融合发展与全球化发展系统动能,以发展带动解决一系列经济民生和深层次问题。 第三,大湾区建设是国家战略,也是香港机遇,必须具体对接,深入推进,展现香港作为国际纽带的优势,带动香港融合发展深入展开。第四,中央的全面管治与制度性介入的目的在于香港繁荣稳定,在于“一国两制”的制度安全和有序发展,香港社会与国际社会应正确理解和认同,才能更好把握“一国两制”演变趋势及其发展机遇。 

  田飞龙指出,关于“一国两制”宪制秩序的精确表述存在一个逐步深化定型的过程。在新阶段,香港工作的主题是“由治及兴”。“治”仍然是香港繁荣稳定的前提和基础,制度性建设与巩固仍是重要课题,但“兴”所代表的香港发展课题更为迫切,也更有挑战性。香港新阶段的“兴”需要结合国家战略与自身优势展开,需要严格对标国家“十四五规划”关于香港八大中心的目标群,整合优化香港自身国际地位和优势,开辟新发展格局。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港澳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环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表示,今年的工作报告突出强调了中央政府依照宪法和基本法有效实施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维护香港的宪制秩序;报告同时释放了三方面的政策信号:基本方针不变;依法治港治澳;支持港澳发展。

  李环认为,在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工作基本完成之后,特区政府施政的重点要转移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来,要在不断做大经济蛋糕的同时,合理分配蛋糕,彰显公平正义,让更多人享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这也是推动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必由之路。下一步,中央政府会继续通过不断提升香港、澳门在国际金融、贸易等领域的地位,深化内地与香港、澳门的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切实有力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李环强调,香港现在进入由治及兴的新阶段,但新阶段有新阶段的挑战,也有新阶段要解决的问题。相信有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有爱国者们的集体智慧,香港一定可以在特区政府施政团队带领下,在新阶段新征程中有新作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田飞龙(中评社资料图)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港澳研究室主任张建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表示,过去五年,香港的政治生态、政治环境和安全格局、安全形势发生了历史根本性、全局性、转折性的变化。如今“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已写入中共党章,表明中央坚持“一国两制”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伟大创举的决心。

  张建认为,从未来发展来看,香港特区政府应继续积极采取贯彻“三个落实”:落实中央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落实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同时,继续发挥独特优势、创造新优势,内通外联,切切实实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升香港民众美好生活的获得感。

  中国社科院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黄平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表示,香港国安法颁布并实施以来,无论是在香港还是在外部世界,不乏种种解读和猜测,也有些疑虑和恶意攻击,加之后来根据爱国者治港原则修改完善了特首、立法会的产生办法,以及最近两三年由于防疫原因导致与外界联系减少,这种情况下强调坚持依法治港、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宪制秩序,就既坚持了一贯原则,也很有针对性,是很及时、很必要的。

  关于今年报告涉港部分没有再提“全力支持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黄平称,因为已经强调了依法治港,所以直接讲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就已经很顺理成章了。在实现了由乱道治并正在由治及兴的过程中,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就是关键,也是港澳民众的期盼,是特区政府真抓实干并以结果为导向的检验。

  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叶海波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表示,报告中特别强调了过去五年中依照宪法和基本法有效实施了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其中的“有效”二字是对中央从国家层面制定香港国安法,修订基本法附件二和三建立香港新选举制度等管治工作的肯定。这一过去的成功经验也喻示着对中央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实施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的更高要求,即不仅要依照宪法和基本法行使全面管治权,这种全面管治权的行使也应当是“有效”的,“有效性”可谓行使全面管治权的一项重要标准,也是中央在香港处于由治及兴的新阶段行使全面管治权应当坚守的标准。从有效性的标准看,中央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不仅应当遵循“依照宪法和基本法”的法治标准,也应当遵从“实效”的“高质量”标准。从这个角度看,中央对香港全面管治权的行使必定也必须是审慎和周全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港澳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环(中评社资料图)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荣休讲座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表示,工作报告中勾画的国家发展路向以“稳中求进”为基调,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在各个政策领域都不搞“大动作”,而是针对重点政策领域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适当加大力度。对香港未来发展而言,这些重点政策领域的推进将为香港带来宝贵的发展机遇,因此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必须牢牢掌握。报告强调中央会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和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中央各项重大经济发展举措将会加快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步伐,而香港在稳定的政治局面、特区政府积极有为和“爱国者治港”原则基本上实现的大环境下日后应该更有所作为。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过去五年,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刘兆佳分析表示,“新进展”指的是“一国两制”有了长期坚持的坚实基础。刘兆佳认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涉港部分除强调发展香港经济外,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报告重复提及“爱国者治港”。这显示维护国家安全仍是香港要务,也提示香港要进一步壮大爱国力量,提升爱国者治港的水平和管治能力,扩大爱国力量的群众支持基础,令爱国者治港真正取得成效。

  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监方舟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表示,今年是换届年,所以今年整体工作报告实际上用了一个较大的篇幅来总结过去5年所做的工作和成绩。具体落实到涉港部分,因为过去5年,“一国两制”实践在香港有一个很大的突破,就是落实了国安法,并且通过完善选举制度,实现了爱国者治港,这给香港创造了一个长治久安的政治环境,这是非常重大的成绩,亦为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一个保证。

  方舟亦表示,过去在香港包括在舆论上有一些误解,有一种说法是把基本法称为香港的小宪法,实际上后来中央澄清了,香港的整个宪制秩序是由宪法和基本法共同构成的,而不是说只是宪法31条加上基本法构成的。因为宪法体现了一国的框架,香港和中央政府的关系,是一个授权和被授权的关系,而不是一个分权的关系。所以授权和被授权的关系是在这样一个宪制框架底下落实的。

  香港《超讯》总编辑纪硕鸣表示,对未来,总理强调了我们要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的方针,表示了中央对香港自治的政策不变,高度信任。同时总理也告诫,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落实爱国者治港的原则,只有牢牢掌握这一条原则,才能把握香港治理的大方向。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李克强总理报告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香港是国际都市,经济是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民生福祉是执政的目标。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港澳研究室主任张建(中评社资料图)

  纪硕鸣认为,在李克强总理的报告中反应出中央对香港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要求。接下来,依照基本法及完善的选举法,香港维护宪制秩序,香港要有地区层次的地方议会和区域组织的选举,循序渐进推动民主建设。更重要的是,重建香港面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融入大湾区发展的重要转折点,香港需要深化融入内地的改革和开放,需要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作体制和机制的重大调整。寻找香港新的核心价值和核心竞争力。

中国社科院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黄平(中评社资料图)

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叶海波(中评社资料图)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荣休讲座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中评社资料图)

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监方舟(中评社资料图)

香港《超讯》总编辑纪硕鸣(中评社资料图)

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香港3月9日电(中评社报导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会后,来自内地及香港的八位专家学者就政府工作报告涉港部分意涵接受中评社采访。学者们普遍表示,报告突出强调了中央政府依照宪法和基本法有效实施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表明中央坚持“一国两制”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伟大创举的决心。同时,各学者也为香港进入“由治及兴”新阶段如何更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高治理水平建言献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田飞龙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涉港部分高度肯定依法治港的法理与制度进展;聚焦香港的新发展内涵与社会需求,保障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他认为,报告释放了四方面政策信号:第一,“一国两制”长期坚持是中央承诺,也是发展期待,需要香港和中央深度互信,抓住机遇,创新发展。第二,香港新阶段发展需要稳固“一国两制”根基,激发融合发展与全球化发展系统动能,以发展带动解决一系列经济民生和深层次问题。 第三,大湾区建设是国家战略,也是香港机遇,必须具体对接,深入推进,展现香港作为国际纽带的优势,带动香港融合发展深入展开。第四,中央的全面管治与制度性介入的目的在于香港繁荣稳定,在于“一国两制”的制度安全和有序发展,香港社会与国际社会应正确理解和认同,才能更好把握“一国两制”演变趋势及其发展机遇。 

  田飞龙指出,关于“一国两制”宪制秩序的精确表述存在一个逐步深化定型的过程。在新阶段,香港工作的主题是“由治及兴”。“治”仍然是香港繁荣稳定的前提和基础,制度性建设与巩固仍是重要课题,但“兴”所代表的香港发展课题更为迫切,也更有挑战性。香港新阶段的“兴”需要结合国家战略与自身优势展开,需要严格对标国家“十四五规划”关于香港八大中心的目标群,整合优化香港自身国际地位和优势,开辟新发展格局。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港澳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环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表示,今年的工作报告突出强调了中央政府依照宪法和基本法有效实施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维护香港的宪制秩序;报告同时释放了三方面的政策信号:基本方针不变;依法治港治澳;支持港澳发展。

  李环认为,在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工作基本完成之后,特区政府施政的重点要转移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来,要在不断做大经济蛋糕的同时,合理分配蛋糕,彰显公平正义,让更多人享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这也是推动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必由之路。下一步,中央政府会继续通过不断提升香港、澳门在国际金融、贸易等领域的地位,深化内地与香港、澳门的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切实有力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李环强调,香港现在进入由治及兴的新阶段,但新阶段有新阶段的挑战,也有新阶段要解决的问题。相信有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有爱国者们的集体智慧,香港一定可以在特区政府施政团队带领下,在新阶段新征程中有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