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明:大湾区建设为香港青年带来无限机遇

全国青联委员、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主席吴学明(来源:线上视频截图)

  中评社香港8月5日电(记者 段晓鲁)由中评智库基金会和中国评论通讯社举办的第十一届中评智库青年论坛7月28日在中评社香港总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香港由治及兴与青年使命”。全国青联委员、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主席吴学明出席论坛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大湾区建设为香港和香港青年带来无限机遇,香港青年要把握国家给予的红利,努力实践自我,促进湾区发展。他亦谈到,香港青年要牢牢把握住国家给予的“大礼包”,多留意国家公布的政策、规划和方案,如前海、横琴、南沙这些方案中为香港青年投入大湾区建设所提供的高度扶持及优惠措施,积极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吴学明表示,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回顾过去25载的奋进时光,香港能克服重重困难,稳步向前,离不开祖国的支持、离不开“一国两制”的全面贯彻、离不开特区政府及各界团结奋斗。国家主席习近平自十八大以来,强调要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25年来,“一国两制”的实践在探索中前进,不断面对新问题、迎接新挑战。面对香港近年出现的新问题,中央贯彻“一国两制”不变,制定了多项决定和立法,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使方针在香港的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习主席又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讲话中指出“一国两制”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了的,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释放了中央对“一国两制”不变的信心和决心,为推进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指明了方向,为香港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重要历史关头指路领航。

  吴学明指出,“全球最大发展机遇在中国,香港发展最大机遇在内地”,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经过多方努力,大湾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显着成效。2021年经济总量约12.6万亿元、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有25家、拥有超50家“独角兽”企业、1000多个产业孵化器和近1.5万家投资机构。大湾区建设为香港和香港青年带来无限机遇,香港青年要把握国家给予的红利,努力实践自我,促进湾区发展。为便利香港青年到大湾区就业及创业,广东省相关市政府推出多项支援香港青年到内地发展的措施,涵盖求学、就业、创业、实习等各层面。特区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香港很多的青年组织都在各环节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人亦带领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继续积极鼓励青年人更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祖家和香港贡献所长;继续积极配合及推动相关项目落地,为青年发展提供多元化平台,让广大青年能够受惠。香港青年要牢牢把握住国家给予的“大礼包”,多留意国家公布的政策、规划和方案,如前海、横琴、南沙这些方案中为香港青年投入大湾区建设所提供的高度扶持及优惠措施,积极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7月28日,由中评智库基金会和中国评论通讯社举办的第十一届中评智库青年论坛在中评社香港总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来源:线上视频截图)

  吴学明续指,习近平主席提到香港同胞始终与祖国风雨同舟,血脉相连。香港青年有责任深入认识香港历史的发展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历程、深刻认识国家和世界发展大势、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过去两年,香港特区经历了由乱而治的重大转变。近乎恐怖主义的活动,让一些反中乱港分子为特区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幸得中央对港施以援手,及时制定《香港国安法》、完善香港特区的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始令“一国两制”重回正轨,也令香港长远的繁荣稳定得到保障。香港青年要认识到“港人治港”必须是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港;“高度自治”是中央拥有对香港全面管治权的情况下,按《基本法》的规定赋予特区的自治权力。为此,那些只讲“两制”而不讲“一国”的观念必须被纠正过来,正确处理坚持“一国”原则和保持“两制”差异的关系,深入认识港区国安法是对“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的完善发展。要增强香港青年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就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大局观,祗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深刻理解国情民情,更准确地把握国家的战略布局,为“爱国者治港”扎稳根基。自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主席,过去一直带领总会举办多个大型青年活动,包括多个内地交流考察团,共有超过15万青年人次积极参与总会活动,成功提高了青年对国家、民族和身分的认同感。未来,将继续秉持初心,响应特区政府号召,推动培养青年人成为对社会有承担,具国家观念、香港情怀以及国际视野的新一代。讲好当代中国故事,讲好“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香港故事,在“一国两制”下,同享祖国的荣光。

  吴学明谈到,“青年兴,则香港兴;青年发展,则香港发展;青年有未来,则香港有未来。”香港青年在香港由治及兴的过程中要坚决维护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坚决支持特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坚决抵制“港独”声音发酵、做一名坚定爱国者。此外,香港青年要肩负时代责任,更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祖国、为香港贡献所长。习近平主席曾提到“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青年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是人民的希望,面对西方国家干预和抹黑,要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自信;面对逆境挑战,要有不能轻易“躺平”认输的意志;面对社会深层次问题,要尽己所能帮助有需要人士。我希望香港青年要努力发掘自身潜能、培养正面及积极的人生观、将正能量散发出去、提升对社会及政治事务的意识及参与度,积极发表意见及向政府提出建议、成为建设社会的参与者及捍卫者。香港青年在做一名坚实爱国者的同时,也要正面影响更多青年站到守护香港,维护国安前线,不断壮大爱国爱港力量。

  吴学明认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香港担当重要角色、肩负历史使命。习主席在讲话中提出4点希望,为香港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一,着力提高治理水准。香港实现“良政善治”必须提高特区管治效能。新一届政府已经重组架构,未来要不断检视成果、优化行政业务流程、提升管理效能、推动政策创新。二,不断增强发展动能。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为香港未来发展新局势提供了准确的定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为香港带来更广袤发展空间。香港在“一国两制”的优势下,要用好中央“三个全力支持”,作为国家对外视窗,把握国家发展带来的机遇,巩固国际地位,加强竞争优势,持续增强发展动能。三,切实排解民生忧难。中央十分关心香港民生问题,习主席希望新一届政府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新一届政府面对疫情、房屋、就业、产业发展等问题,要跳出既有思维,灵活变通,敢担当,敢作为,想市民所想,急市民所急,才能全面解决社会深层次问题。四,共同维护和谐稳定。香港有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有伟大祖国作坚强后盾,坚定的爱国者定能开创良政善治的新局面,提升管理能力,着力解决与市民大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深层次问题,并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巩固提升香港国际竞争力、实现香港社会繁荣稳定与长治久安,把香港建设好、发展好、治理好。

  吴学明表示,习近平主席又提出要特别关心关爱青年人,帮助广大青年解决学业、就业、创业和置业的实际困难,为青年成长成才创造更多机会,让每一个香港青年都投身到建设美好香港的行列中来,用火热的青春书写精彩的人生,当中传达出中央对香港青年的殷切期望。香港青年发展一直累积很多深层次问题,近年来政府虽然推行各种政策介入,但缺乏长远规划和发展蓝图,亦没有专责部门处理青年工作,因此成效未如理想。首先在就业方面而言,青年就业在疫境下难上加难。低学历和低技术青年由于职业培训不足,长期面临失业困境或因缺乏议价能力长期被雇主压榨。至于高学历青年由于香港产业单一化,缺乏高增值职位,因此难向上流动,加上香港大专院校趋向产业化,培养的人力资源与社会需求严重错配,高学历人力资源过剩。这些都是香港在培养青年发展方面根深蒂固的问题,亟需正视及逐一击破。此外,在楼价高企的情况下,香港青年感叹置业是“妄想”,部分青年对自己能置业感到“绝望”。青年面对房屋问题的负担,很难有精力放胆发展自己的事业。另外香港青年亦面临国际竞争力不足、国际视野不足、创新创业资源不足等问题。他表示,希望新一届行政长官可以带领新一届政府制定尽快一份包含短期、中期和长远的青年发展蓝图。加强香港青少年爱国主义及国家安全教育,为民间青年团体提供更多资助,开展三地青年线上文化交流活动和国情班,加深他们对香港和国家发展的认识,以进一步提升香港青少年的国民身份认同和国家归属感。另外,我建议政府可以和各大专院校研究开设更多专业对口课程的可能性,为不同志向的青年人,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培训和个人发展机会,以增加香港青年的整体竞争力,调整人力资源错配的问题。疫情下,青年身心发展不容忽视,政府要为青年提供更多心理辅导,让他们能健康成长。最后,我亦希望新一届行政长官能推出更多有助青年融入大湾区发展的政策。

  “推动青年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要有奉献精神、不熄的热情、不怕艰难的决心”,吴学明说,我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初心,坚持团结和帮助有需要的青年,将小我融入大我,迸发贡献的能量,积极发挥作用。青年是推动社会建设的新力军,当他们迷失方向的时候,我们要成为他们的引路人,带领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走上一条更广阔的路、飞往更能实践自我的天际,让我们同心协力做好香港青年工作,薪火相传。

全国青联委员、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主席吴学明(来源:线上视频截图)

  中评社香港8月5日电(记者 段晓鲁)由中评智库基金会和中国评论通讯社举办的第十一届中评智库青年论坛7月28日在中评社香港总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香港由治及兴与青年使命”。全国青联委员、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主席吴学明出席论坛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大湾区建设为香港和香港青年带来无限机遇,香港青年要把握国家给予的红利,努力实践自我,促进湾区发展。他亦谈到,香港青年要牢牢把握住国家给予的“大礼包”,多留意国家公布的政策、规划和方案,如前海、横琴、南沙这些方案中为香港青年投入大湾区建设所提供的高度扶持及优惠措施,积极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吴学明表示,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回顾过去25载的奋进时光,香港能克服重重困难,稳步向前,离不开祖国的支持、离不开“一国两制”的全面贯彻、离不开特区政府及各界团结奋斗。国家主席习近平自十八大以来,强调要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25年来,“一国两制”的实践在探索中前进,不断面对新问题、迎接新挑战。面对香港近年出现的新问题,中央贯彻“一国两制”不变,制定了多项决定和立法,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使方针在香港的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习主席又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讲话中指出“一国两制”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了的,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释放了中央对“一国两制”不变的信心和决心,为推进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指明了方向,为香港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重要历史关头指路领航。

  吴学明指出,“全球最大发展机遇在中国,香港发展最大机遇在内地”,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经过多方努力,大湾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显着成效。2021年经济总量约12.6万亿元、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有25家、拥有超50家“独角兽”企业、1000多个产业孵化器和近1.5万家投资机构。大湾区建设为香港和香港青年带来无限机遇,香港青年要把握国家给予的红利,努力实践自我,促进湾区发展。为便利香港青年到大湾区就业及创业,广东省相关市政府推出多项支援香港青年到内地发展的措施,涵盖求学、就业、创业、实习等各层面。特区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香港很多的青年组织都在各环节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人亦带领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继续积极鼓励青年人更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祖家和香港贡献所长;继续积极配合及推动相关项目落地,为青年发展提供多元化平台,让广大青年能够受惠。香港青年要牢牢把握住国家给予的“大礼包”,多留意国家公布的政策、规划和方案,如前海、横琴、南沙这些方案中为香港青年投入大湾区建设所提供的高度扶持及优惠措施,积极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