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游记中的“万国珍奇会”

特罗卡德罗宫鸟瞰图   资料图片

  中评社北京5月24日电/据光明日报报导,郭嵩焘(1818—1891),字伯琛,号筠仙,晚号玉池老人,湖南湘阴人。1876年郭嵩焘出使英国,旋兼使法,是“常驻西方国家的第一个中国外交官”。奉命出使之中,域外的山川形势、风俗政治、工艺制造等都被他以日记形式纳于笔端。其中,他称1878年巴黎世博会为“万国珍奇会”,在自己的日记中记录下来,以近乎白描的手法为时人勾勒出西方工业文明的图景。

  1878年5月1日,郭嵩焘作为驻外公使,偕随员参加了巴黎世博会的开幕式。开幕式在“大圆屋一所”(即特罗卡德罗宫)举办,郭嵩焘在日记中对开幕式座次、人员、流程等做了较为详细的记述:“各国公使坐位凡分三段:公使夫人居中,右为公使,再右为公使随员。前为平台,张设甚盛……至二点钟,伯理玺天德至。日思巴尼亚前王,及英太子、奥太子,及各官及两议院绅,从者百余人皆立。主会克朗斯宣诵辞,叙述伯理玺天德之意,又接宣颂美之辞。伯理玺天德亦有复辞。”(《伦敦与巴黎日记》)国王、王储、议员、公使皆至,仪仗护卫万余人、声炮百余响,可谓声势浩大。观礼结束后,郭嵩焘步出会场,行至陈设各国展品的“玻璃屋”,工程未毕,陈设品虽仅十之六七,但“百物罗列,奇光异采,焜耀夺目”。周回园亭池馆、市肆酒楼若干,随使黎庶昌记曰:“自西洋赛会以来,诧为未有。”(《巴黎大会纪略》)

  5月13日,郭嵩焘返英前再次来到会场,由桥北西角门入,先至中国馆“中华公所”小坐。中华公所“陈设华丽,牌楼亭榭,金碧辉煌”,但在当日的记述中,更为具体的规模、展品、陈设等郭嵩焘并未铺陈,大量的笔墨形诸“惟英、法、美三国”才有的“陈设机器”,对“机炉水汽筒”“引气夹轮之法”和“夹力机器”尤为属意,记录详尽。“机炉水汽筒”为英国人卜林斯创制的筒形蒸汽机,易柜为筒,“其力尤巨”;“引气夹轮之法”为刹车系统,专用于“汽轮车”,遇有紧急,立时可止,其工作原理为“气放而外散,则轮键自开。纳气其中,则紧逼其键,使前后夹之,而轮不复能转动矣”;“夹力机器”为升降机,“绳伸则夹力开,上下自由;绳断则夹力合,旁设立柱以受夹”,多用于矿厂。相较于在此次世博会上大放光彩的贝尔的电话、爱迪生的留声机,郭嵩焘更关注的是与“洋务”直接相关的机器、机械。

  6月21日,郭嵩焘二次渡海来到巴黎,28日再次进入会场,此次游览重点在法国的陈列物事。法国作为主办方,展呈品目繁多,南北长约3里,“每阅一道,兼测识其内层,又越一道”。第一道在外,陈设机器,前为各种车式,内又分八九道,郭嵩焘逐一记录各类目:毡绒、、缎、衣服、冠履为一类;床几案榻为一类;铜、锡、镀金、镀银器具为一类;玻璃器具为一类;镌石器具为一类;铁器为一类;珍宝佩带为一类;织画屏毯为一类;戏具为一类;照画为一类;钟表为一类;杂器具为一类;属部器具为一类;天文格致图画为一类。两旁小路,南为矿产,北为各种制造,木植、药品、谷产又各为类,可谓“极天下之巨观矣”。此次世博会规模远超之前,占地约27万平方米,其中法国的展品占去一半的空间,深谙西方文化的马建忠直言,“盖法人之设此会,意不在炫奇而在铺张。盖法战败赔款后几难复振,近则力讲富强,特设此会以夸富于外人”(《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课书》)。

  6月30日,为庆祝世博会成功举办,法国政府筹集50万法郎在巴黎举办灯会。郭嵩焘偕黎庶昌、张听帆等人步行一周,但见满城竖旗张灯,奇丽璀璨。是夜情形,郭嵩焘和黎庶昌各有记录,但侧重不同。郭嵩焘重在城市空间的描写:“以桑塞里色大街为经,中为布拉斯得拉弓高,即竖埃吉古碑处也。经西过拿破仑纪功坊,直接卜阿得卜琅园;经东为蒙勒马尔得大街,并于街两旁树架,连小玻璃盏,引煤气为灯。每值街口,两旁植杆竖旗,中聚小玻璃盏,引灯为花围。出城至卜琅园,则沿途竖旗杆,间数十步为牌楼,悬万点星灯五盏。”寥寥数笔勾勒出香榭丽舍大街、协和广场、凯旋门、巴葛蒂尔公园、铸币厂街的空间关系,亦足显灯会之规模。随使黎庶昌则侧重于场域体验,尤触动于声光电器,对悬挂灯盏一一记录,“五色纸灯十万个”“玻璃灯三万盏”……“总共官设之灯,二十五万三千,而各人家自悬之灯又数十万盏,不入此数”,“另有电气灯二十四坐”,在他的记述下,城市“玉宇珠霄,无不通明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