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学者聚焦从《开罗宣言》看一个中国原则

活动现场

  中评社北京5月25日电/2024年5月25日,第十三场“两岸学者面对面”活动在厦门大学法学院模拟法庭举办,本场活动由厦门大学和中华文化学院共同主办,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承办。活动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海鹏、台湾统一联盟党主席戚嘉林,以“从《开罗宣言》看一个中国原则”为对谈主题,两位学者基于台湾历史和两岸关系的长期研究、观察与思考,面对面深入探讨开罗会议召开的背景,《开罗宣言》内容的拟定和历史意义,对台湾地位的历史影响等面向进行深入的讨论。

  中华文化学院院办公室主任孙克庄、中华文化学院科研部处长刘英凤、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党委书记郭锦星、院长李鹏、副院长张羽等两岸专家学者及我校本硕博学子参加此次会议。本次活动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鹏主持。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党委书记郭锦星在致辞中对各位嘉宾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回顾了两岸同胞共御外侮的历史,抨击制造两岸对立的“台独”分裂势力,并肯定此次活动主题以两岸视角重申一个中国原则的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他指出,要树立正确的史观,才能更好促进两岸同胞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更好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他表示,此次活动有利于两岸同胞同心共创、接续奋斗,有利于促进两岸各界正视历史,共同投入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之中。

  中华文化学院院办公室主任孙克庄在致辞中对系列活动能够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和感谢。他认为,“两岸学者面对面”活动自去年3月启动以来,两岸学者围绕很多话题取得丰硕成果,已成为凝聚两岸同胞、促进民间交流的一张“优质品牌”。他指出,《开罗宣言》为战后中国处理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聚焦这一主题,两位专家将从历史的视角回顾《开罗宣言》所承载的历史,剖析《开罗宣言》对于台湾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对未来一段时间继续推进、提升相关工作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