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文化情感熏陶须接地气

  中评社香港5月14日电/网评:文化情感熏陶须接地气

  来源:香港文汇网  作者:王苏

  有90年历史的河南大学大礼堂,在修缮期间发生火灾,损毁严重,令人心痛,但同时激起了社会对该大礼堂历史的探知。河南大学的历史和发展现状成为网络的热搜词,突显大众对我国文教历史的感知与情怀,侧面反映出国家大力推进历史文化教育,有效厚植内地民众的文化情怀,及对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此事亦提醒包括香港特区在内的各地文化部门,未来对文化遗产的整理、保养、推介、展示更要提量提质。

  事实上,建设文化强国,既要加倍保育文化精华,也要创造空间进行多维度展示,总结中华民族各层面的精神物质的进步,才可令文明有更深厚的积淀。

  优秀的艺术文化产物应具备四个方面的文化属性:一是艺术价值;二是稀缺价值;三是高难度价值;四是思想价值。例如河南大学大礼堂1934年落成,被誉为近代建筑艺术精品,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批“中国二十世纪建筑遗产”,见证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进程。其中式宫廷外表,以及内部现代化建筑的结合,突显当年中国高等教育界既追赶学习尖端西方建筑技术,同时坚持保留中国建筑文化恢宏大度的风格,其蕴含的思想价值对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有不少启发,也对学子自豪于中原文化、热爱华夏知识汪洋提供引领。礼堂不幸被大火所毁,大家表达出的心痛,背后是源自于深厚历史文化熏陶下所产生出来的情感。

  在建设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定位下,香港在推广文化方面的角色渐趋吃重,既要突出中西文化荟萃,也要弘扬中华文化,以及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市民对文化历史的爱好,才可推进对家国情怀的领悟。不过,部分文化项目的规划开始显得杂乱无章,要产生更浓厚的历史与文化熏陶,脉络有待梳理、方向有待聚焦。   最近香港历史博物馆既举行夏商周文明展,又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展,这些展览对公众认识中华文化以及国家现代成就发挥重要作用。不过,部分介绍香港本地文化历史的常设展览要因此移走,以腾出展览空间,游客对此颇有微言,认为博物馆的数个展览欠缺主题贯穿,削弱了沉浸式体验。他们希望,香港历史常设展既有的展品,能够生动活泼地展示港人过去的生活,应尽量保留,与介绍内地历史文化、创科发展成就的展览共同展出,让人更全面深入瞭解两地同根同文的命运共同体关系。

  展现文化软实力,必须兼容并蓄。推动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和感悟,必须有清晰脉络。就如已故香港填词人黄沾先生的词,雅俗共赏,既有爱恨交缠、恩怨情仇,乃至于人生哲理、家国情怀,彼此互不排斥。在建设中华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国家的历史一定要注重推广,至于地方的文化和习俗,则是生活的积累,是铸就国家绚烂多彩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角色同样重要,两个层面的展示作平衡规划,大众的文化历史鉴赏水平、传承保护文化的意识才可提升,这一点一定要细致处理。推动历史文化教育与推动文创产业任重道远,相信当局会持续优化,精益求精,让香港市民体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中评社香港5月14日电/网评:文化情感熏陶须接地气

  来源:香港文汇网  作者:王苏

  有90年历史的河南大学大礼堂,在修缮期间发生火灾,损毁严重,令人心痛,但同时激起了社会对该大礼堂历史的探知。河南大学的历史和发展现状成为网络的热搜词,突显大众对我国文教历史的感知与情怀,侧面反映出国家大力推进历史文化教育,有效厚植内地民众的文化情怀,及对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此事亦提醒包括香港特区在内的各地文化部门,未来对文化遗产的整理、保养、推介、展示更要提量提质。

  事实上,建设文化强国,既要加倍保育文化精华,也要创造空间进行多维度展示,总结中华民族各层面的精神物质的进步,才可令文明有更深厚的积淀。

  优秀的艺术文化产物应具备四个方面的文化属性:一是艺术价值;二是稀缺价值;三是高难度价值;四是思想价值。例如河南大学大礼堂1934年落成,被誉为近代建筑艺术精品,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批“中国二十世纪建筑遗产”,见证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进程。其中式宫廷外表,以及内部现代化建筑的结合,突显当年中国高等教育界既追赶学习尖端西方建筑技术,同时坚持保留中国建筑文化恢宏大度的风格,其蕴含的思想价值对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有不少启发,也对学子自豪于中原文化、热爱华夏知识汪洋提供引领。礼堂不幸被大火所毁,大家表达出的心痛,背后是源自于深厚历史文化熏陶下所产生出来的情感。

  在建设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定位下,香港在推广文化方面的角色渐趋吃重,既要突出中西文化荟萃,也要弘扬中华文化,以及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市民对文化历史的爱好,才可推进对家国情怀的领悟。不过,部分文化项目的规划开始显得杂乱无章,要产生更浓厚的历史与文化熏陶,脉络有待梳理、方向有待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