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
中评社北京5月18日电/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消息,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对不断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作出部署,围绕“突出铲除土壤条件深化反腐败斗争”作出“五个强化”工作部署,其中之一是“强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纵深推进‘不能腐’”。网友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留言板积极留言,对此分享感悟和体会,并提出意见建议。
扎紧“不能腐”的制度笼子
浩然之气: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需要健全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增强“不能腐”的刚性约束。必须围绕案件查办中发现的突出问题、短板漏洞等,通过系统思维和科学方法深入分析、找准症结,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等形式,推动相关行业领域完善制度机制、优化职能配置、明确工作流程,做到查办一起案件、解决一类问题、治理一个领域,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勤廉上高:建章立制是以案促改的关键环节,要深入剖析个案找出症结和漏洞,围绕发案岗位的共性特征,研究监督制约措施;围绕重点环节和部门,对权力进行科学配置,规范权力运行,强化监督制约,扎紧“不能腐”的制度笼子。
密城夏心:“不能腐”重在制约和监督。要紧盯选人用人、行政审批、工程项目、矿产资源、土地出让等高风险领域,以及啃食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微腐败”领域,抓住权力、资金、资源等关键要素,认真剖析巡视巡察、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查找存在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制度性漏洞,推动完善制度、防范风险、优化治理。同时,要着力深化源头治理,就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及其配偶、子女等违规谋利健全完善禁止性规定,消除模糊地带,压缩腐败空间,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
聚焦“关键少数”、重点领域,强化综合效能
下井徐家:坚持严的措施既要在严的内容上全覆盖,把严的要求、严的措施、严的氛围贯彻到党的建设各领域各方面全过程,体现在正风肃纪反腐各项具体工作中;也要在严的对象上全覆盖,重点抓好“关键少数”,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带动管全党、治全党,确保全面从严治党不留死角和空白;还要扎紧防治腐败的制度笼子,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和反腐败法律体系,进一步增强制度刚性,更好贯通执纪执法,强化综合效能,确保各项法规制度落地生根。
静等风来:反腐败案件查办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加强类案分析,注重发现和纠治案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深入查找制度建设薄弱点、权力运行风险点、监督管理空白点,进一步推动相关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纵深推进“不能腐”。以医疗领域腐败典型案件查办为例,针对案件暴露出的医疗耗材采购、财务管理、人员选聘等关键权力运行方面突出问题,深挖制度缺失、监管缺位问题,健全完善相关运行管理机制,督促案发单位细化岗位廉政风险点防控措施,压紧压实行业监管责任,推动开展专项治理,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推动整改。
常态化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
片片青叶:“不能腐”解决的是腐败机会问题。铲除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条件,从根本上看,就是要靠制度管住权、管住事、管住人。要将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作为纵深强化监督制约、扎紧制度笼子的重要抓手,贯通查办案件和推动整改的通道,以审查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为切入点,做实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透过普遍性问题、潜在性问题和个性化问题,认真梳理问题折射出的体制短板、制度漏洞、管理弱项和监督盲区,推动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细化完善制度并强化执行,消除权力监督的真空地带,切断利益输送的隐秘链条,从源头上规范和约束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为,让他们时刻保持拒腐防变的思想自觉,不断筑牢清正廉洁的铜墙铁壁。
廉韵溪山:做深做实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特别是在办理职务犯罪案件和行业性、系统性、区域性的窝案串案中,要聚焦涉案单位管理漏洞、制度空隙、监督缺位等问题,深入剖析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对症下药”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相关单位逐条对照开展问题整改,对系统性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推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打造监督惩治、深度治理、固本培元的工作链条,形成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工作闭环,提升“惩治防”一体贯通治理效能。
中评社北京5月18日电/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消息,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对不断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作出部署,围绕“突出铲除土壤条件深化反腐败斗争”作出“五个强化”工作部署,其中之一是“强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纵深推进‘不能腐’”。网友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留言板积极留言,对此分享感悟和体会,并提出意见建议。
扎紧“不能腐”的制度笼子
浩然之气: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需要健全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增强“不能腐”的刚性约束。必须围绕案件查办中发现的突出问题、短板漏洞等,通过系统思维和科学方法深入分析、找准症结,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等形式,推动相关行业领域完善制度机制、优化职能配置、明确工作流程,做到查办一起案件、解决一类问题、治理一个领域,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勤廉上高:建章立制是以案促改的关键环节,要深入剖析个案找出症结和漏洞,围绕发案岗位的共性特征,研究监督制约措施;围绕重点环节和部门,对权力进行科学配置,规范权力运行,强化监督制约,扎紧“不能腐”的制度笼子。
密城夏心:“不能腐”重在制约和监督。要紧盯选人用人、行政审批、工程项目、矿产资源、土地出让等高风险领域,以及啃食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微腐败”领域,抓住权力、资金、资源等关键要素,认真剖析巡视巡察、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查找存在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制度性漏洞,推动完善制度、防范风险、优化治理。同时,要着力深化源头治理,就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及其配偶、子女等违规谋利健全完善禁止性规定,消除模糊地带,压缩腐败空间,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
聚焦“关键少数”、重点领域,强化综合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