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口袋”里有大幸福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永嘉南路路边的口袋公园,成为附近居民遛娃的好去处。记者 陈海波摄/光明图片

  中评社北京5月4日电/据光明日报报导,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进入存量时代,城市建设进入以局部提升、“微空间”改造为主的新阶段。作为城市开放性空间的一种新形式,口袋公园不仅是最直接的社区活动场所,也成为生态空间与生产、生活空间相适宜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众多口袋公园如玉珠般洒落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小巧而精致,为忙碌的都市人提供了一处休憩、娱乐的港湾,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也能享受到自然的呼吸与诗意的生活。

  你是否还记得,置身某个口袋公园的“小确幸”何时变成了习以为常?你又是否意识到,曾经作为烘托城市主景的“配角”,口袋公园已然变身为城市开放空间中出镜频率最高的“明星”?

  方寸之美,将幸福装进“口袋”里

  不同于乔木参天、绿茵广布的市民公园、郊野公园、森林公园等,口袋公园大都“躲在”街角巷口,见缝插绿,小而巧、精而活,总有不期而遇的美。

  俯瞰上海市静安区康定路余姚路路口的曹家渡花园,优美的鹦鹉螺曲线布局令人赏心悦目。巨大的香樟树枝叶扶疏,将城市的喧嚣隔绝开来;致密的竹墙、常绿的灌木、姹紫嫣红的绣球花,层次分明,相得益彰,为市民送上满满的“绿色福利”。

  “如今,老百姓对公园、绿地的期许发生了很大变化,仅靠‘绿意’可不够。”同济大学景观学系教授金云峰告诉记者,大家现在期待的公园,可以是一个休闲空间,也可以是一个体育锻炼空间,最好还是一个有格调、有文化、有活动的公共文化空间。

  这不正是口袋公园的优势吗?选址灵活,推窗见绿,移步入园,并且娱乐健身两不误……

  “这个户外智能健身房环境好、设备新,我巴适得板!”四川成都建设路上的枫叶广场,正在锻炼的市民王阿姨对这个口袋公园的智能健身设施赞不绝口。有了科技的加持,她可以实时看到锻炼中的热量消耗、运动次数等数据,随时调整自己的运动强度。

  还有不少城市在口袋公园建设中融入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元素。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新长山头古树公园内,一棵登记在册、500多岁的滇糙叶树树皮斑驳、沧桑满布,却依然荫蔽着村中老幼;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京韵园,处处充满着梨园文化和京剧元素,一块“京剧发祥地”的石碑,更显示出其中积淀的文化含量……在一个个口袋公园,历史与文化不经意间与人们的日常发生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