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台湾学者呼吁加大两岸交流力度

2025年两岸关系研讨会10日至11日在上海举行(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上海5月12日电(记者 海涵)以“中国式现代化与两岸同胞福祉”为主题的2025年两岸关系研讨会10日至11日在上海举行。部分台湾学者在大会发言中表示,两岸交流十分重要,应不断拓展交流的领域、丰富交流的方式、强化交流的力度。

  台湾孙文南院院长汪明生认为,两岸交流应该加大力度。除了青年交流之外,可以通过构建两岸南南合作的方式,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带动台湾南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推进两岸协商民主,共同探讨两岸的融合规则。他还表示,两岸融合发展势在必行,在大势所趋之下,百工百业的态度尤为重要,台湾各界同胞对于统一的期待或是对当前两岸关系的疑虑,需要得到表达。

  “两岸应该采取更深更广更新的交流模式,”台湾辅仁大学兼任教授谢立功表示。他重点就“更新”予以阐释,所谓“创新”就是要跳脱传统思维,两岸之间有很多内容可以交流,比如可以以城市交流为切入点。只要能够相互交流,就能够求同存异、化异为同。谢立功说,在当前形势下,两岸要寻求最有力的应变之道,就必须有共识、有利于两岸人民、有利于未来经济发展、有利于文化历史背景。

  台湾《旺报》社长兼总主笔戎抚天认为,两岸交流的门要持续打开。他认为,新媒体在促进两岸交流方面有重要作用。“新媒体是可以穿越地理的限制,年轻用户比例高,”通过新媒体的力量,可以将大陆的实力、吸引力带到台湾,改变台湾一些人对大陆的错误认知。

  台湾亚太综合研究院院长汤绍成提出,未来或可以探索用AI助力两岸交流。他表示,AI发展迅速,从个人到家庭到社会再到全世界都受其影响,两岸关系也无法自外。AI可以汇集大量资讯,有助于为解决一些疑难杂症提供更多参考。两岸可以建立AI交流管道,用AI为两岸关系发展做贡献。

  台北市文化基金会董事长李斌在发言中分享了两岸交流的具体案例,就两岸融合运用社区营造助力乡村振兴的相关情况进行介绍。他表示,两岸融合实践证明,社区营造能有效激活乡村内生动力,实践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理想。乡村振兴是两岸共同的使命,期待有更多的台湾团队能够参与大陆来做实现,共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典范。

台湾孙文南院院长汪明生(中评社 海涵摄)

台湾辅仁大学兼任教授谢立功(中评社 海涵摄)

台湾《旺报》社长兼总主笔戎抚天(中评社 海涵摄)

台湾亚太综合研究院院长汤绍成(中评社 海涵摄)

台北市文化基金会董事长李斌(中评社 海涵摄)

2025年两岸关系研讨会10日至11日在上海举行(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上海5月12日电(记者 海涵)以“中国式现代化与两岸同胞福祉”为主题的2025年两岸关系研讨会10日至11日在上海举行。部分台湾学者在大会发言中表示,两岸交流十分重要,应不断拓展交流的领域、丰富交流的方式、强化交流的力度。

  台湾孙文南院院长汪明生认为,两岸交流应该加大力度。除了青年交流之外,可以通过构建两岸南南合作的方式,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带动台湾南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推进两岸协商民主,共同探讨两岸的融合规则。他还表示,两岸融合发展势在必行,在大势所趋之下,百工百业的态度尤为重要,台湾各界同胞对于统一的期待或是对当前两岸关系的疑虑,需要得到表达。

  “两岸应该采取更深更广更新的交流模式,”台湾辅仁大学兼任教授谢立功表示。他重点就“更新”予以阐释,所谓“创新”就是要跳脱传统思维,两岸之间有很多内容可以交流,比如可以以城市交流为切入点。只要能够相互交流,就能够求同存异、化异为同。谢立功说,在当前形势下,两岸要寻求最有力的应变之道,就必须有共识、有利于两岸人民、有利于未来经济发展、有利于文化历史背景。

  台湾《旺报》社长兼总主笔戎抚天认为,两岸交流的门要持续打开。他认为,新媒体在促进两岸交流方面有重要作用。“新媒体是可以穿越地理的限制,年轻用户比例高,”通过新媒体的力量,可以将大陆的实力、吸引力带到台湾,改变台湾一些人对大陆的错误认知。

  台湾亚太综合研究院院长汤绍成提出,未来或可以探索用AI助力两岸交流。他表示,AI发展迅速,从个人到家庭到社会再到全世界都受其影响,两岸关系也无法自外。AI可以汇集大量资讯,有助于为解决一些疑难杂症提供更多参考。两岸可以建立AI交流管道,用AI为两岸关系发展做贡献。

  台北市文化基金会董事长李斌在发言中分享了两岸交流的具体案例,就两岸融合运用社区营造助力乡村振兴的相关情况进行介绍。他表示,两岸融合实践证明,社区营造能有效激活乡村内生动力,实践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理想。乡村振兴是两岸共同的使命,期待有更多的台湾团队能够参与大陆来做实现,共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