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昌:俄乌战争8、9月可能迎来重大转折
中评社台北7月27日电(记者 郑羿菲)淡江大学欧洲研究所副教授张福昌接受中评社专访表示,俄乌战争很可能在8月、9月迎来重大转折点,一方面是西方国家6月答应的先进武器将抵达乌克兰;二方面沙特阿拉伯虽口头承诺美国增产石油,但仍得视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是否支持;三方面则是俄罗斯与伊朗之间的相关军事合作会否成,包括无人机、火炮、外籍佣兵等,让俄罗斯在谈判桌上,能握有比较好的筹码。
美国总统拜登7月中旬访问以色列、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国家,随后俄罗斯总统普京也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伊朗总统莱希(Ebrahim Raisi)19日在德黑兰会面。美俄双方可以说是在进行中东外交竞逐,未来势必将影响俄乌战争的发展。
张福昌为德国科隆大学政治学博士,曾担任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客座教授、德国慕尼黑大学访问学者、中华国土安全研究协会副秘书长、淡江大学欧洲联盟研究中心执行长。现为淡江大学欧洲研究所副教授,专长为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欧盟政治制度、国际安全议题。
张福昌接受中评社专访时表示,检视西方国家对俄国的制裁,有能源制裁、航空制裁、经济制裁、金融制裁等,这些的目的都是为了截断俄国的财源,让俄国没办法支撑俄乌战争。西方国家也都是在把能源、经济、金融等当作是勒索普京的工具,因此国际媒体批评普京把能源当作武器、把石油当作工具的论点,不是很恰当。
张福昌说,西方国家禁买俄罗斯能源的制裁过程中,变成西方国家自己的能源危机,是当初制裁时“意想不到的后果”,关键原因在于印度、中国、沙特阿拉伯等国都向俄罗斯购买石油,让俄国撑住财政,能够继续支持俄乌战争,并未如西方国家所愿“短时间”内收手。
张福昌指出,既然是西方国家自己造成的能源危机,普京当然会利用这样的战略优势,阶段性维修、关闭北溪一号管线,而这也是西方国家自己建立起的经贸壁垒,反而砸了自己的脚,因普京将北溪一号管线的涡轮机送到加拿大维修,但贸易制裁导致涡轮机无法再送回俄罗斯,因此让普京有合理性的借口可以阶段性关闭北溪一号。
张福昌认为,普京现在希望利用北溪一号,改变德国、欧洲国家对俄国的能源禁买政策,但效果恐怕不大。欧洲国家已经跟美国是同一条船了,没办法自己踩煞车,应急办法是欧盟执委会呼吁一、欧盟27国实施节能政策,希望近期减少15%的能源消耗;二、鼓励彼此互相援助,现在已有8个会员国执行6项互助行动;三、欧盟27国由执委会进行能源分配,但欧盟会员国至今未授权给欧盟执委会,难以执行,未来要观察欧盟高峰会是否举行、达成目标。
张福昌表示,能源武器化、工具化,会伴随这场俄乌战争直到落幕为止,双方都会藉着能源情绪勒索对方。
张福昌说,俄乌战争很可能在8月、9月会有转折的机会,因为西方国家6月承诺的攻击性武器,在8月会送到乌克兰,包括长程火炮、坦克车等,这些大批先进武器到达乌克兰,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就有机会夺回部分失去的土地,也有机会逼普京上谈判桌;而俄罗斯、土耳其、伊朗领导人三巨头7月19日的会面,也有望促成俄伊军事合作。
张福昌指出,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不只一次呼吁西方各国尽速帮助乌克兰在冬季前结束俄乌战争,因为冬季一来,装备、难民等问题会越来越大,对西方国家来说,过了9月开始进入秋冬,能源、粮食则都会是很大的问题。
张福昌认为,这也是为什么拜登7月中旬访问以色列、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国家,及普京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伊朗总统莱希(Ebrahim Raisi)7月19日在德黑兰会面的原因,这2场访问都是双方的“找救兵”之旅。
张福昌表示,拜登希望以色列、沙特阿拉伯支持制裁俄国,也希望沙特阿拉伯扩大生产石油,解决欧洲国家的石油危机,沙特阿拉伯王储穆罕默德.沙尔曼口头承诺要增加生产石油,可说是拜登这趟访中东最重要的成果。不过,即便沙特阿拉伯答应增产,也得等到9月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高峰会获得支持,万一OPEC不支持石油增产,就还得看沙特阿拉伯自己会否一意孤行。
张福昌说,至于普京则希望得到伊朗支持,因此带着400亿美元帮助开发伊朗的天然气和油田的大礼,以换取伊朗贩售数百架军用无人机设备,对俄乌战争是否支持、怎么支持,三方则闭门会议没有公开,但俄、土应该是沟通黑海进出管制的问题,俄伊则可能谈及无人机、火炮,甚至是外籍佣兵等支援。
张福昌认为,因此,可以在8月、9月观察,俄乌在战场上的推进与防守,这可能会是最大的转折点。
中评社台北7月27日电(记者 郑羿菲)淡江大学欧洲研究所副教授张福昌接受中评社专访表示,俄乌战争很可能在8月、9月迎来重大转折点,一方面是西方国家6月答应的先进武器将抵达乌克兰;二方面沙特阿拉伯虽口头承诺美国增产石油,但仍得视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是否支持;三方面则是俄罗斯与伊朗之间的相关军事合作会否成,包括无人机、火炮、外籍佣兵等,让俄罗斯在谈判桌上,能握有比较好的筹码。
美国总统拜登7月中旬访问以色列、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国家,随后俄罗斯总统普京也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伊朗总统莱希(Ebrahim Raisi)19日在德黑兰会面。美俄双方可以说是在进行中东外交竞逐,未来势必将影响俄乌战争的发展。
张福昌为德国科隆大学政治学博士,曾担任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客座教授、德国慕尼黑大学访问学者、中华国土安全研究协会副秘书长、淡江大学欧洲联盟研究中心执行长。现为淡江大学欧洲研究所副教授,专长为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欧盟政治制度、国际安全议题。
张福昌接受中评社专访时表示,检视西方国家对俄国的制裁,有能源制裁、航空制裁、经济制裁、金融制裁等,这些的目的都是为了截断俄国的财源,让俄国没办法支撑俄乌战争。西方国家也都是在把能源、经济、金融等当作是勒索普京的工具,因此国际媒体批评普京把能源当作武器、把石油当作工具的论点,不是很恰当。
张福昌说,西方国家禁买俄罗斯能源的制裁过程中,变成西方国家自己的能源危机,是当初制裁时“意想不到的后果”,关键原因在于印度、中国、沙特阿拉伯等国都向俄罗斯购买石油,让俄国撑住财政,能够继续支持俄乌战争,并未如西方国家所愿“短时间”内收手。
张福昌指出,既然是西方国家自己造成的能源危机,普京当然会利用这样的战略优势,阶段性维修、关闭北溪一号管线,而这也是西方国家自己建立起的经贸壁垒,反而砸了自己的脚,因普京将北溪一号管线的涡轮机送到加拿大维修,但贸易制裁导致涡轮机无法再送回俄罗斯,因此让普京有合理性的借口可以阶段性关闭北溪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