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宸纬语中评:两岸未来应交两岸年轻人决定
中评社台北4月17日电(记者 张颖齐)马英九日前率青年学子前往大陆访问,掀起青年交流、陆生来台等话题。曾任国民党发言人的中华战略前瞻协会研究员兼副秘书长卢宸纬接受中评社专访表示,若陆生要赶在今年第一个学年度8月来台就读,4月中就要尽速开放,否则就来不及。
卢宸纬也分析指出,台生、陆生遇到政治问题,本来就不会正面冲撞,但确实也会受到两岸官方关系影响,若官方关系好、就比较没顾虑,现在台湾年轻人多是透过小红书社群平台了解大陆。小红书与政治较无关,以日常生活话题为主,两岸学子进行日常事务交流,这是不错的方式。其实两岸的未来就应交给两岸年轻人决定,年轻人与现在统治阶级的人想得较不一样,应多倾听两岸年轻人的想法,千万不能先扣一顶政治帽子,或有意图引导交流的方向或情境。
卢宸纬,出生于台北市,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学系博士,历任国民党发言人、社区教育学会理事、台湾儿童青少年发展协进会理事等。
卢宸纬表示,若希望陆生今年重返台湾,就要尽速开放,时间很赶。另外还有是开放来台进行短期研修活动?还是交换生、学位生?都有不同措施要观察,每一项都有不同深度面向。
记者问,马英九此行也诉诸台湾年轻人,多了解大陆,互相了解。卢宸纬说,台湾年轻人每5年就会有不同的特质,比如18、19岁就与25、26岁不同,现在台湾年轻人对大陆一些流行文化、生活风格都有接触,比如小红书,另外也有接触大陆戏剧等;但对于政治面是不接触的。
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首席顾问赵春山解析习马二会,未来两岸走向的关键字是“中华民族”,马英九也强调两岸都是中华民族,两岸和平有助青年未来,这对两岸青年影响如何?
卢宸纬说,台湾年轻族群是异质的,有多元的光谱,若要用文化民族的概念引导,可能通常也会出现抵抗的力量,有台湾年轻人到大陆工作,也是会感觉到生活的差异,而台湾年轻人对引导的政治性议题会很敏感,也会抵抗被洗脑。当然也是有另部分台湾年轻人会认同中华民族文化的,比如打定注意要在陆发展或台商二代等,但比较起来仍算少数。
卢宸纬说,大家一定都不希望战争、要和平,但很多台湾年轻人也会担心这个和平的和,是否是两岸统一、融合?其实人民要的很简单,就是好好生活工作、家人平安健康,不太可能希望拿民族价值去换和平。
对于目前两岸青年交流状况,卢宸纬说,还很少,又遇到2024大选,因此都暂缓,现在台湾的陆生很少,另外她也观察到,现在陆方这5、6年来会重点希望台青、台生在大陆发展,因此未来陆生能否恢复过去来台荣景?她还是保留。
至于如何看台湾青年“天然独”等情况?卢宸纬则说,其实不用急着帮台湾年轻世代贴标签或定义,应倾听他们的想法,现在就是很缺乏聆听他们真实的想法,导致很多统治者都不了解,他们是谁、应由他们自己定义。
中评社台北4月17日电(记者 张颖齐)马英九日前率青年学子前往大陆访问,掀起青年交流、陆生来台等话题。曾任国民党发言人的中华战略前瞻协会研究员兼副秘书长卢宸纬接受中评社专访表示,若陆生要赶在今年第一个学年度8月来台就读,4月中就要尽速开放,否则就来不及。
卢宸纬也分析指出,台生、陆生遇到政治问题,本来就不会正面冲撞,但确实也会受到两岸官方关系影响,若官方关系好、就比较没顾虑,现在台湾年轻人多是透过小红书社群平台了解大陆。小红书与政治较无关,以日常生活话题为主,两岸学子进行日常事务交流,这是不错的方式。其实两岸的未来就应交给两岸年轻人决定,年轻人与现在统治阶级的人想得较不一样,应多倾听两岸年轻人的想法,千万不能先扣一顶政治帽子,或有意图引导交流的方向或情境。
卢宸纬,出生于台北市,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学系博士,历任国民党发言人、社区教育学会理事、台湾儿童青少年发展协进会理事等。
卢宸纬表示,若希望陆生今年重返台湾,就要尽速开放,时间很赶。另外还有是开放来台进行短期研修活动?还是交换生、学位生?都有不同措施要观察,每一项都有不同深度面向。
记者问,马英九此行也诉诸台湾年轻人,多了解大陆,互相了解。卢宸纬说,台湾年轻人每5年就会有不同的特质,比如18、19岁就与25、26岁不同,现在台湾年轻人对大陆一些流行文化、生活风格都有接触,比如小红书,另外也有接触大陆戏剧等;但对于政治面是不接触的。
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首席顾问赵春山解析习马二会,未来两岸走向的关键字是“中华民族”,马英九也强调两岸都是中华民族,两岸和平有助青年未来,这对两岸青年影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