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电影工业化——青岛建设影视基地调查

  中评社北京3月31日电/据经济日报报导,近年来,我国电影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票房数据亮眼、类型日益丰富。特别是随着科幻片等类型影片的增多,科技创新与电影工业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电影工业化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受到关注。在中国电影工业化发展之路上,青岛扮演着重要角色,近两年大片频出。在探路电影工业化的过程中,青岛释放着什么样的能量?又面临着哪些困境?

  刚过去不久的2024年春节档,《热辣滚烫》成为电影市场的一抹亮色,山东青岛是其拍摄地之一。在此前的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上,在青岛拍摄的4部电影共获7个奖项。从《长城》《环太平洋2》到《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独行月球》《万里归途》,再到“封神”系列电影等,青岛制作、青岛出品的大片成为热门档期不可或缺的存在,青岛影视基地也成为享誉业内的中国电影工业基地。

  青岛何以成为电影工业化的探路者?有着怎样的优势和不足?在推动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中释放着什么样的能量?探索之路又面临哪些困境?对此,记者深入青岛影视基地调查采访。

  差异化突围

  近年来,电影工业、电影工业体系成为业界、学术界经常提及的热词,中国电影也走上了现代电影工业体系快速发展之路。面对北京、上海、横店、无锡等影视基地、数字产业基地的迅速崛起,青岛这个后来者压力很大。

  “需要差异化突围,建设一个真正对标国际水准的超大规模影视基地,为中国电影工业化赋能。”青岛东方影都产业控股集团总裁孙恒勤说。

婚纱摄影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