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营业务“挑大梁” 券商优化配置效能
多家券商在2023年报中以及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业绩保持增长受益于自营业务发展。展望2024年,在继续提升资产配置能力、强化风险管理基础上,“赋能客需业务”成为券商自营业务发展重点。
自营业务表现亮眼
记者注意到,从已公布年报上市券商整体业绩来看,多数券商自营业务迎来“丰收”并助推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向好。
头部券商中,中信证券2023年证券投资业务实现营收193.9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2.97%,营收占比达33%。中金公司2023年权益投资收益净额同比增加10.18亿元,同比增长18.23%;债权投资收益净额同比增加5.87亿元,同比增长18.48%。中国银河证券2023年投资交易业务实现营收58.26亿元,同比增长138.90%,营收占比为17.32%。
中小券商中,国元证券2023年实现自营投资业务收入15.69亿元(抵减部分筹资利息支出后),同比增幅达250.45%。国元证券表示,这得益于固收业务继续实现较好投资收益、权益类业务较上年亏损减少。信达证券2023年证券自营业务实现营收6.11亿元,营收占比为17.55%,同比增幅达719.05%。
对于自营业务的靓丽表现,中金公司表示,2023年,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达8744.10亿元,融资融券日均余额略降0.8%至1.61万亿元。在此背景下,行业投资收入同比有所回升,部分抵消了费类收入下行,预计行业整体盈利同比企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