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业中:俄乌战争短期对美有利 长期未必
中评社台中7月9日电(记者 方敬为)针对俄乌战争对美国霸权地位的影响,政治大学外交学系教授卢业中7日出席座谈表示,战争发生迄今可以发现,美国在所谓自由国际秩序的领导地位,确实是有巩固且上升的迹象,可是另一方面,随着战争久拖不决,国际在地缘政治的思维也开始出现转变,长期而言,战争若不能有好的结果,美国的领导威信可能会受到质疑。
卢业中,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政治大学国际研究英语硕士学位学程主任,及韩国延世大学访问教授,美国华府威尔逊研究中心及史汀生中心访问学者。专长为国际关系理论、美国外交政策、及中美关系等议题,现为“台湾民主基金会”副执行长、政治大学外交系教授。
台湾国际关系学会与台大政治系8日合办“后全球化视野下的俄乌战争”线上座谈,卢业中以美国视角为出发点,探讨俄乌战争对美国主导自由国际秩序的影响,以及美国霸权地位消长相关议题。
卢业中指出,有关于美国的领导地位及自由国际秩序,里面包括了所谓的民主、国际组织、自由贸易,据信是可以为和平还有全球的繁荣来创造条件,实际上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上述命题确实也在现实中得到了印证。美国也以政治经济还有军事实力,成为其他国家眼中或是它自己口中的所谓的“善霸”。
不过,卢业中说,美国虽然以“善霸”自居,但其所带领下的自由国际秩序,实际上仍然与全球的权力分配状况有关。美国一方面也跟领导意识形态,过去一段时间,无论是在全球化、民主化及民族主义之间,美国努力做出阵营区隔,确保美国的外交政策还有独霸地位。
他提到,美国为了维持领导地位及自由国际秩序,在俄乌战争于今年2月开打之后,祭出许多外交作为,包括主导北约团结、刺激北约活力,今年以来美国在北约国家当中的形象是大幅度提高,此外也促使自由国际秩序的正当性,同时也具有相当的扩充性。
卢业中举例,乌俄战争的发生促使芬兰、瑞典都表态要加入北约,也得到了其他国家的支持。从这一点来看,确实有助于自由国际秩序的强化,自由国际秩序在美国眼中看起来,基本上是与自身霸权几乎画上等号。此外,包括强化印太战略,5月份拜登访问了日本、韩国,同时宣布IPEF印太经济架构,6月份举办北约峰会邀请日、韩、澳洲等非成员国参与,也主办美洲高峰会等,都是美国在藉着战争之际巩固领导地位的种种举措。
但是,卢业中指出,当美国越强调自由国际秩序,国际权力就越集中美国身上,国际之间的分权可能因此产生问题或者歧见,其实在这次俄乌战争立场上,包括印度、阿根廷等国家,对俄罗斯的谴责还有制裁的力道,其实与美欧等西方阵营就存在落差,也就是说,民主阵营本身就呈现了一种分裂状态,这对美国后续能否维系领导地位,以及所谓自由国际秩序的稳定性都投下变数。
他提到,拜登他虽然调整了特朗普时代的美国优先,试图走向多边主义,维持美国在国际的领导地位,但其实仍是以美国优先与自由国际秩序概念绑在一起,尤其强调所谓的政体与意识形态的阵营划分,如此做法是可能出现问题的。美国如果真的将目前与中国甚至与俄罗斯的关系比喻比拟成新冷战的话,对照1980年里根时代整军精武准备打冷战的时期,可以发现作法不尽相同。
卢业中指出,里根时期的作法是,只要其他国家不是与苏联站在一起,基本上不管那些国家的政治体制、意识形态为何,美国都愿意保持合作空间。反观拜登的做法是先用政治体制作为划界标准,必须是民主国家,美国才愿意合作。所以如果拜登领导下的美国要在所谓新冷战中得胜,目前看起来拜登作法恐怕与当时里根最后可以赢得冷战方式是有些许的不同。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乌俄战争之后,可以看到美国民意的反应,包括对于油价,本来民众觉得要使用爱国原油,可以接受高油价,也愿意接受物价通膨,但是这些民意的比例都从3月份到5月份的两次的评比当中,下降了15%以上,同一个时间美国人也不支持美军要为了战争进行牺牲。
换句话说,卢业中认为,俄乌战争的发生跟持续之于美国的领导地位,短期而言确实有巩固的效果产生,但是若长期悬而不决,且乌克兰不能避免丧失部分领土的话,美国的领导威信及地位就可能会受到质疑。
中评社台中7月9日电(记者 方敬为)针对俄乌战争对美国霸权地位的影响,政治大学外交学系教授卢业中7日出席座谈表示,战争发生迄今可以发现,美国在所谓自由国际秩序的领导地位,确实是有巩固且上升的迹象,可是另一方面,随着战争久拖不决,国际在地缘政治的思维也开始出现转变,长期而言,战争若不能有好的结果,美国的领导威信可能会受到质疑。
卢业中,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政治大学国际研究英语硕士学位学程主任,及韩国延世大学访问教授,美国华府威尔逊研究中心及史汀生中心访问学者。专长为国际关系理论、美国外交政策、及中美关系等议题,现为“台湾民主基金会”副执行长、政治大学外交系教授。
台湾国际关系学会与台大政治系8日合办“后全球化视野下的俄乌战争”线上座谈,卢业中以美国视角为出发点,探讨俄乌战争对美国主导自由国际秩序的影响,以及美国霸权地位消长相关议题。
卢业中指出,有关于美国的领导地位及自由国际秩序,里面包括了所谓的民主、国际组织、自由贸易,据信是可以为和平还有全球的繁荣来创造条件,实际上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上述命题确实也在现实中得到了印证。美国也以政治经济还有军事实力,成为其他国家眼中或是它自己口中的所谓的“善霸”。
不过,卢业中说,美国虽然以“善霸”自居,但其所带领下的自由国际秩序,实际上仍然与全球的权力分配状况有关。美国一方面也跟领导意识形态,过去一段时间,无论是在全球化、民主化及民族主义之间,美国努力做出阵营区隔,确保美国的外交政策还有独霸地位。
他提到,美国为了维持领导地位及自由国际秩序,在俄乌战争于今年2月开打之后,祭出许多外交作为,包括主导北约团结、刺激北约活力,今年以来美国在北约国家当中的形象是大幅度提高,此外也促使自由国际秩序的正当性,同时也具有相当的扩充性。
卢业中举例,乌俄战争的发生促使芬兰、瑞典都表态要加入北约,也得到了其他国家的支持。从这一点来看,确实有助于自由国际秩序的强化,自由国际秩序在美国眼中看起来,基本上是与自身霸权几乎画上等号。此外,包括强化印太战略,5月份拜登访问了日本、韩国,同时宣布IPEF印太经济架构,6月份举办北约峰会邀请日、韩、澳洲等非成员国参与,也主办美洲高峰会等,都是美国在藉着战争之际巩固领导地位的种种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