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镜头:经国七海文化园区的绿意与宁静

经国七海文化园区图书馆远景 。(中评社 方诺妮摄)

  中评社台北7月19日电(记者 方诺妮)位于台北市北安路的经国七海文化园区总面积3.98公顷,园区周边保留大面积植栽绿地、公共艺术区与亲水步道,建筑采低量体,强调绿建筑。七海寓所是蒋经国在台湾唯一保存下来的故居,2006年登录为台北市定古迹。绿地、红伞、灰白建筑、白布幔还有七海潭,步入经国七海文化园区整个氛围就是大门口的二字--宁静。

  经国七海文化园区有三大建筑区,分别是游客中心、七海寓所、陈列厅与图书馆。每个建筑门口都放着许多大红伞,17日的台北高温摄氏37度,游客们穿梭在各建筑群都可以用红伞遮雨或遮阳。为何要用红色做雨伞的主色?志工说,因为整个园区是大面积植栽绿地,用互补、抢眼的红色,最能突出美丽。

  整个园区色调,大地是绿色,建筑物是灰白色,还有风动的白色布幔,非常美丽。参观园区需要预约,每日游客的人数以400人为上限,而且还分时段参观,偌大的园区显得特别安静。在绿地围着潭水,鸭子戏水的氛围下,整个园区给人的感觉就是大门口的二字--宁静。

  进入园区迎面而来的是游客中心的志工和服务人员,他们先确定游客是否预约,没有预约的游客要等待现场候补名额,才能进入。志工会指引游客拿遮阳的红伞以免晒伤。游客中心还有贩卖商品及艺术品,例如经国袜、蒋经国名言“今天不做,明天就会后悔”的口罩,还有琉璃品、十大建设徽章等,非常有创意,也很可爱。二楼是露天餐厅。

  第二个建筑物七海寓所是蒋经国夫妇生活空间,也是蒋经国在台湾唯一保存下来的故居,他1969年迁入至1988年过世,共住了19年。建筑是1950年代为美军第七舰队司令官所建的度假招待所,还留有当时美军使用过的壁炉。蒋经国就是在七海寓所二楼书房的小起居室内告别人世。

  第三个建筑,就是陈列室和学术研究专用的蒋经国图书馆。第一陈列厅以“台湾现代化的推手”为主题,介绍蒋经国生平事迹及家庭生活为主轴,以各种手稿、照片、文物、家俱等,呈现历史。展区分为六个单元,其中一单元“蒋经国的微笑”,是以他就任“总统”的最初四年,他下乡197次,与民众相处的时间高达155天。在下乡的照片中,经常可以看到他开怀大笑的表情。还有另一单元“方良女士的坚强”,特别介绍蒋经国发光发热背后的支持力量。

  第二陈列厅以“岁月沉思录”为主题,引领游客进入1960至80年代的时空,透过身历其境的方式深度感受时代氛围。在那里可以看到昔日的中国小姐选拔、金龙少棒队为台湾争光、还有台湾最美丽的主持人白嘉莉年轻时的照片,唤起年长者游客满满的回忆。

  蒋经国图书馆是一座兼具博物馆与档案馆功能的数位图书馆,以服务全球汉学研究社群为其宗旨。光是外部建筑,靠水一方倒影显得美丽,另一方宽大的中庭祗有一棵绿树挺立,更显的安静。

  陈列厅旁就是餐厅,外围的白色布幔与桌椅在阳光下,更耀眼,游客纷纷在此取景打卡,白色布幔随风而动,更是充满诗意。

经国七海文化园区大门口,上方有宁静二字。(中评社 方诺妮摄)

进入经国七海文化园区第一个艺术品,书法“宁静”。(中评社 方诺妮摄)

经国七海文化园区有三大建筑区,分别是游客中心、七海寓所、陈列厅与图书馆。(中评社 方诺妮摄)

进入园区第一个建筑是游客中心,参观园区采预约制。(中评社 方诺妮摄)

陈列馆中,1985年蒋经国接见诺贝尔平和奖得主德雷莎(Blessed Teresa)修女,中间是年轻时的马英九。(中评社 方诺妮摄)

1937年蒋经国回浙江奉化与母亲、妻子蒋方良、儿子蒋孝文合影的玻璃底片。(中评社 方诺妮摄)

蒋经国图书馆是一座兼具博物馆与档案馆功能的数位图书馆。(中评社 方诺妮摄)

绿地、红伞、灰白建筑、白布幔还有七海潭,经国七海文化园区整体氛围宁静,图为图书馆及陈列厅。(中评社 方诺妮摄)

陈列厅旁的餐厅,外围的白色布幔与桌椅,是游客取景打卡处。(中评社 方诺妮摄)

图书馆宽大的中庭祗有一棵绿树挺立,更显得安静。(中评社 方诺妮摄)

小桥横跨潭上,右方为圆山饭店。(中评社 方诺妮摄)

经国七海文化园区周边保留大面积植栽绿地。(中评社 方诺妮摄)

游客们坐在水潭边休息,远望高处圆山饭店。(中评社 方诺妮摄)

七海园区周边保留大面积植栽绿地、公共艺术区与亲水步道,建筑采低量体,强调绿建筑。此为游客中心。(中评社 方诺妮摄)

经国七海文化园区图书馆远景 。(中评社 方诺妮摄)

  中评社台北7月19日电(记者 方诺妮)位于台北市北安路的经国七海文化园区总面积3.98公顷,园区周边保留大面积植栽绿地、公共艺术区与亲水步道,建筑采低量体,强调绿建筑。七海寓所是蒋经国在台湾唯一保存下来的故居,2006年登录为台北市定古迹。绿地、红伞、灰白建筑、白布幔还有七海潭,步入经国七海文化园区整个氛围就是大门口的二字--宁静。

  经国七海文化园区有三大建筑区,分别是游客中心、七海寓所、陈列厅与图书馆。每个建筑门口都放着许多大红伞,17日的台北高温摄氏37度,游客们穿梭在各建筑群都可以用红伞遮雨或遮阳。为何要用红色做雨伞的主色?志工说,因为整个园区是大面积植栽绿地,用互补、抢眼的红色,最能突出美丽。

  整个园区色调,大地是绿色,建筑物是灰白色,还有风动的白色布幔,非常美丽。参观园区需要预约,每日游客的人数以400人为上限,而且还分时段参观,偌大的园区显得特别安静。在绿地围着潭水,鸭子戏水的氛围下,整个园区给人的感觉就是大门口的二字--宁静。

  进入园区迎面而来的是游客中心的志工和服务人员,他们先确定游客是否预约,没有预约的游客要等待现场候补名额,才能进入。志工会指引游客拿遮阳的红伞以免晒伤。游客中心还有贩卖商品及艺术品,例如经国袜、蒋经国名言“今天不做,明天就会后悔”的口罩,还有琉璃品、十大建设徽章等,非常有创意,也很可爱。二楼是露天餐厅。

  第二个建筑物七海寓所是蒋经国夫妇生活空间,也是蒋经国在台湾唯一保存下来的故居,他1969年迁入至1988年过世,共住了19年。建筑是1950年代为美军第七舰队司令官所建的度假招待所,还留有当时美军使用过的壁炉。蒋经国就是在七海寓所二楼书房的小起居室内告别人世。

  第三个建筑,就是陈列室和学术研究专用的蒋经国图书馆。第一陈列厅以“台湾现代化的推手”为主题,介绍蒋经国生平事迹及家庭生活为主轴,以各种手稿、照片、文物、家俱等,呈现历史。展区分为六个单元,其中一单元“蒋经国的微笑”,是以他就任“总统”的最初四年,他下乡197次,与民众相处的时间高达155天。在下乡的照片中,经常可以看到他开怀大笑的表情。还有另一单元“方良女士的坚强”,特别介绍蒋经国发光发热背后的支持力量。

  第二陈列厅以“岁月沉思录”为主题,引领游客进入1960至80年代的时空,透过身历其境的方式深度感受时代氛围。在那里可以看到昔日的中国小姐选拔、金龙少棒队为台湾争光、还有台湾最美丽的主持人白嘉莉年轻时的照片,唤起年长者游客满满的回忆。

  蒋经国图书馆是一座兼具博物馆与档案馆功能的数位图书馆,以服务全球汉学研究社群为其宗旨。光是外部建筑,靠水一方倒影显得美丽,另一方宽大的中庭祗有一棵绿树挺立,更显的安静。

  陈列厅旁就是餐厅,外围的白色布幔与桌椅在阳光下,更耀眼,游客纷纷在此取景打卡,白色布幔随风而动,更是充满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