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阳赫山区:山乡之变春日走笔

  中评社北京3月22日电/据新华社报导,人勤春来早。连日来,随着气温升高,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早稻育秧工作陆续开展,农户们抢抓农时,田间一派繁忙景象。

  在泉交河镇,种粮大户俞聪带着几人在地里摆秧盘、覆地膜、疏通沟渠,为几天后的翻耕做准备。去年,他流转的400多亩地全部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政府还补贴了部分有机肥,亩产比前年多了200斤。

  如今,他的地里还安装了监控探头、温湿度传感器等设备,能实时通过手机查看土地情况。“坚持做好田间管理和农时把控,我对今年的收成有信心!”俞聪说。

  今年,赫山区计划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5.9万亩,其中,早稻面积42.1万亩,推广早稻集中育秧面积33.6万亩以上。

  在笔架山乡张家塘村,种粮大户刘征宣早早地把农资准备妥当,当前他已经完成育秧,准备开始翻耕。他说:“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后,智能化农用大型机械能在地里大展拳脚,能省不少人工,今年粮食亩产估计能增加40公斤以上。”

  过去,刘征宣流转的500亩土地较为分散,只能进小农机,粮食产量上不来。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他尝到了增产增收的甜头。今年,他摩拳擦掌,新流转了1100亩土地,准备大干一番。

  田亩连片,网格方正。记者看到,笔直的机耕道和水渠纵横交错,整齐的田块初见雏形。近年来,赫山区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粮食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的重要抓手,努力将“粮田”变“良田”。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高标准农田50.39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79.18%。

  记者走访看到,不仅农业生产有新变化,乡村产业也在蓬勃发展。据瞭解,赫山区近年通过产业发展、稳岗就业等措施,持续增加农村人口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