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第二百三十七条”
跨越1600多公里来到东部某省,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二处处长戴伟站在全化公司厂区门口,感觉连呼吸都带着刺骨的寒冷,但一想到法院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终于能够进入侵权现场,他一刻都不想再等。
进到厂区内部,戴伟一行看到了那足有四五层楼高的“蜜胺”生产设备,顶部烟囱仍有烟雾缭绕。
拍摄、记录、固定证据……执行人员热火朝天地忙开了,申请执行人、四川新和公司派来的技术专家在一旁见证着这一幕——维权多年,新和公司终于迎来希望的曙光。
被“终本”的执行案
——沉睡的“第二百三十七条”
时间回到2023年9月5日下午。收到四川天府新区人民法院发来的终结本次执行裁定书时,新和公司总裁罗研感觉空气都停滞了。
“我们理解法院已经想尽办法。”罗研叹着气,“但被执行人至今没有停止侵权,全公司都希望能尽快恢复执行。”
回顾多年创业史,从最初扛着锄头种实验田,到投入巨资攻破“蜜胺”(又名三聚氰胺)技术瓶颈,将年产量由3万吨提升到5万吨,罗研和他的公司彻底打破欧美日对“蜜胺”产销的垄断,成为全球最大的“蜜胺”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