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营医疗研加费 不限于急症室
中评社北京3月11日电/据大公报报导,本港面对人口老化和医疗资源短缺,政府正在研究调整公营医院服务收费。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昨日表示,将于今年内提出初步方案,有关调整不限于急症室收费。医院管理局主席范鸿龄表示,医管局上年度药物开支超过124亿元,会检讨配药制度及收费,包括药量由每次派发16星期,改为只派发四星期,病人可于之后覆配。
有关注病人权益组织认为,药费有检讨空间,但调整配药时间,必须考虑长期病患者需要和医疗负荷压力。\大公报记者 赖振雄
公立医院急症室收费自2017年调整至180元水平后,七年来无增加,医管局上年度药物开支逾124亿元,占总开支的一成,也为库房带来沉重负担。
团体关注患者需要和医护压力
卢宠茂昨日在一个电视节目表示,今年内提出公营医疗服务收费调整的初步方案,有关调整并不限于急症室收费,范围涵盖整体公共医疗服务收费,以达至重新分配资源,进一步帮助综援网外的弱势社群及长期病患、重病者如癌症病人等。
卢宠茂指出,医管局数据显示,使用昂贵药物的病人,每年约花费5000元买药,当中5%每年更要斥资14万至30万元,部分人可能原本是小康之家,但遇上大病出现财政困难,“(病人)在小病时,能够付出少许,我们帮助大病的病人,(就可以)避免他们(因重病的庞大医疗开支)‘因病致贫’。”
卢宠茂强调,检讨及调整收费前,会考虑医疗成本、资源运用优次、弱势社群的照顾、社会接受程度和市民负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