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相权力危机改变对外政策?施威全:不影响

施威全。(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中7月8日电(记者 方敬为)英国首相强生遭党内逼宫,引发权力危机,外界关注是否影响英国后续对外政策。“国政基金会”财政顾问施威全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强生这次遭受挑战,主要是包庇一些丑闻,接连引发诚信及执政能力的质疑,虽然受到俄乌战争导致的经济严重通膨也是肇因之一,但非主要因素,因此无论英国政局如何改变,对外政策都不至于有重大变化。

  施威全,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所硕士、伦敦大学伯贝克法律学校博士,在赖幸媛担任陆委会主委时间担任简任秘书,曾任“行政院”中部联合服务中心副执行长、新北市经济发展局长等职。

  英相强生因包庇保守党副党鞭品契尔的性丑闻,接连引发诚信及执政能力的质疑,导致多名强生内阁部长相继宣布辞职,还有超过50名国会议员离开政府而导致强生政府陷入瘫痪,从7月6日到7日不到48小时内,已有8名部长,包括2名内阁大臣已宣布辞职。强生新任命的财政大臣查哈威(Nadhim Zahawi),并公开敦促下台。

  针对英国政局变化是否影响英国对外政策。施威全认为,外界主要讨论的就是英国是否重返欧盟,以及对俄乌战争的态度是否转?他个人判断,脱欧一这条路已经是定局了,接下来不管是哪一个党或者是换哪一个首相接任,接下来也不会考虑重返欧盟,被会继续走的路就是,强化英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连接。

  施威全指出,脱欧毕竟是英国多数民意所向,那英国脱欧了之后,比如说很多国家原本与欧盟定有的协议,英国都不适用了,所以英国必须要重新开始各式各样的谈判,这也是之所以英“国会”积极的争取加入美国主导的CPTPP,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对外关系也同样如此,施威全说,英国在俄罗斯问题上的态度,比起德国、法国而言,英国是的立场是比较接近美国。这里面有政治的因素,也有一些经济的因素,即使未来真的换了首相,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他解释,因为乌克兰战争促使了北约刺激复活,从这次北约所释出的2022战略报告来看,基本上是取得多数成员共识之后才会有这样的文字出现,里面很明显的,比如将中国当做挑战、俄罗斯当成威胁,这样的定调是北约共识,因此英国的政局再怎么变化,也不会有太大改变。

  谈到英相强生所面临的权力危机。施威全表示,这样的事件显示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强生过去的成功在于其个性以及政治风格,这也是强生一路走来常常遭遇挑战的主因。强生本来不赞成脱欧,还曾经写过文章反对脱欧,可是当整个脱欧的运动狭着民粹风潮卷起来的时候,强生就突然改变了政治主张。

  施威全指出,强生的崛起其实与掌握政治风向的趋势有很大关联,其实也是与英国的民粹有深的关系,这里面包括白人的失落感,包括英国民众对于经济的焦虑,以及他们把大部分的问题都归咎于移民,归咎于在英国国会、内阁之外,还有一个欧盟在侵犯英国的各式各样的权益,甚至还可以干涉英国的司法主权等。

  施威全表示,虽然上述论调并非事实,却是脱欧运动成长很重要的因素,强生往首相之路前进的过程里面,就是受到比较种族主义、右派的民粹力量支持。所以强生从当时到现在,所有的政治手法就是直接诸选民,当然强生也很努力维持在党内的权力基础,比如说通过结盟等,但这方面总是走得很惊险。

  他说,强生常常是遇到危机的时候,就直接诉诸选民,或者直接诉诸大选,然后都扭转逼宫情势。当他要跳过党内阻力、挑战的时候,就是直接诉诸于大众,跳脱党内的政治菁英,过去有几次实际上是做得还不错,从成败来讲的确是成功的。

  但这也是强生一路走来,所面临最大的问题。施威全说,强生常常遇到党内的挑战,就诉诸民粹来化解,但如此一来就更需要迎合民粹的声音,可是民意如流水,未必永远都可以作为强生的后盾。所以强生这一次其实又是重复的戏码,同样又遇到党内的挑战,只是看起来,相关策略难以再奏效。

施威全。(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中7月8日电(记者 方敬为)英国首相强生遭党内逼宫,引发权力危机,外界关注是否影响英国后续对外政策。“国政基金会”财政顾问施威全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强生这次遭受挑战,主要是包庇一些丑闻,接连引发诚信及执政能力的质疑,虽然受到俄乌战争导致的经济严重通膨也是肇因之一,但非主要因素,因此无论英国政局如何改变,对外政策都不至于有重大变化。

  施威全,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所硕士、伦敦大学伯贝克法律学校博士,在赖幸媛担任陆委会主委时间担任简任秘书,曾任“行政院”中部联合服务中心副执行长、新北市经济发展局长等职。

  英相强生因包庇保守党副党鞭品契尔的性丑闻,接连引发诚信及执政能力的质疑,导致多名强生内阁部长相继宣布辞职,还有超过50名国会议员离开政府而导致强生政府陷入瘫痪,从7月6日到7日不到48小时内,已有8名部长,包括2名内阁大臣已宣布辞职。强生新任命的财政大臣查哈威(Nadhim Zahawi),并公开敦促下台。

  针对英国政局变化是否影响英国对外政策。施威全认为,外界主要讨论的就是英国是否重返欧盟,以及对俄乌战争的态度是否转?他个人判断,脱欧一这条路已经是定局了,接下来不管是哪一个党或者是换哪一个首相接任,接下来也不会考虑重返欧盟,被会继续走的路就是,强化英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连接。

  施威全指出,脱欧毕竟是英国多数民意所向,那英国脱欧了之后,比如说很多国家原本与欧盟定有的协议,英国都不适用了,所以英国必须要重新开始各式各样的谈判,这也是之所以英“国会”积极的争取加入美国主导的CPTPP,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对外关系也同样如此,施威全说,英国在俄罗斯问题上的态度,比起德国、法国而言,英国是的立场是比较接近美国。这里面有政治的因素,也有一些经济的因素,即使未来真的换了首相,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