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义:北约针对中国的挑战两个结论需注意
中评社台北7月1日电(记者 杨腾凯)2022北约峰会6月30日落幕。“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研究员林正义今在座谈会中指出,这次北约公布的战略概念文件之中,提到中国是北约的整体性挑战,不过他们没有把中国当成是对手,也没把中国当成敌人,但没讲到的是把中国当成战略竞争者和未来潜在对手。但北约针对中国的挑战,有两个结论需要注意。
林正义指出,北约战略文件特别提到中国值得我们注意,而北约针对中国的挑战,结论有二,包括北约成员需要以一个联盟的角度,共同因应中国所带来的挑战:接着是北约需与中国接触,以捍卫联盟的安全利益。
“国策研究院”文教基金会今举办“北约峰会与印太安全架构”座谈会,由“国策研究院”董事长兼院长田弘茂主持,出席学者包括国防安全研究院国防战略与资源研究所长苏紫云、林正义、成功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王宏仁、绿洲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谢文生、中华亚太菁英交流协会秘书长王智盛、“国策研究院”执行长郭育仁,以及民进党“立委”罗致政等。
林正义指出,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是单打独斗,现在拜登则是寻求民主国家支持,包括从四方会谈到民主峰会到北约峰会,拜登是寻求集体行动,联合国是“集体安全”,但这个集体安全注定会失败,尤其当侵略国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的时候。2月24日到6月下旬,美国承诺给乌克兰61亿元美元,几乎是台湾一年国防预算的一半,美国涉入到乌克兰,会对美国的印太战略造成新的挑战,北约在欧洲也要组建30万人的部队,并把欧洲地区的海空军重新部署。
林正义表示,北约重新站立起来是建立在乌克兰战争的不幸,但整个北约的新方向是值得注意的,在这次北约公布的战略概念文件之中,上次公布时俄罗斯还是北约战略伙伴,但这次显然不同,在这次文件里面提到了,中国是北约的整体性挑战,他们没有把中国当成是对手,也没把中国当成敌人,但没讲到的是把中国当成战略竞争者和未来潜在对手。
王宏仁表示,对北约领导人来说,他们会觉得今天这个日子跟十多年比差别很大,先前法国总统马克龙说北约脑死,因为当时是特朗普对欧洲颐指气使,对北约不是很重视,以至于马克龙在2019年这么说。现在情势完全改变,北约峰会给世界强烈讯息是,美国重新回到国际组织了,除了在印太地区结合理念相近国家外,在欧洲重要盟友北约也重整旗鼓。
王宏仁指出,2010年北约领导人开过一次会,那时候就在讲新战略概念,只是事过境迁,很多他们原来存在的威胁还继续存在,包括长程导弹、恐怖主义等,但变化很大的是,当年是战略伙伴的俄罗斯变成敌对关系,当时的新战略没提到中国,现在则是以文件方式放入定义当中,显示北约当年的“新战略概念”已经过时,如今讨论的重点不是阿富汗而是俄罗斯,未来十年要面对的威胁则已经加入中国。
中评社台北7月1日电(记者 杨腾凯)2022北约峰会6月30日落幕。“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研究员林正义今在座谈会中指出,这次北约公布的战略概念文件之中,提到中国是北约的整体性挑战,不过他们没有把中国当成是对手,也没把中国当成敌人,但没讲到的是把中国当成战略竞争者和未来潜在对手。但北约针对中国的挑战,有两个结论需要注意。
林正义指出,北约战略文件特别提到中国值得我们注意,而北约针对中国的挑战,结论有二,包括北约成员需要以一个联盟的角度,共同因应中国所带来的挑战:接着是北约需与中国接触,以捍卫联盟的安全利益。
“国策研究院”文教基金会今举办“北约峰会与印太安全架构”座谈会,由“国策研究院”董事长兼院长田弘茂主持,出席学者包括国防安全研究院国防战略与资源研究所长苏紫云、林正义、成功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王宏仁、绿洲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谢文生、中华亚太菁英交流协会秘书长王智盛、“国策研究院”执行长郭育仁,以及民进党“立委”罗致政等。
林正义指出,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是单打独斗,现在拜登则是寻求民主国家支持,包括从四方会谈到民主峰会到北约峰会,拜登是寻求集体行动,联合国是“集体安全”,但这个集体安全注定会失败,尤其当侵略国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的时候。2月24日到6月下旬,美国承诺给乌克兰61亿元美元,几乎是台湾一年国防预算的一半,美国涉入到乌克兰,会对美国的印太战略造成新的挑战,北约在欧洲也要组建30万人的部队,并把欧洲地区的海空军重新部署。